《望天门山》(语文a版)

《望天门山》(语文a版)

ID:38021510

大小:291.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4

《望天门山》(语文a版)_第1页
《望天门山》(语文a版)_第2页
《望天门山》(语文a版)_第3页
《望天门山》(语文a版)_第4页
《望天门山》(语文a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望天门山》(语文a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A版五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诗作者李白素有“浪漫主义诗仙”之称。他的诗歌大部分想象雄奇,语言大胆夸张。《望天门山》是诗人25岁时途经长江中下游(此段称楚江)写下的又一名作。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作者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

2、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本诗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望天门山》,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2、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用心用情服务教育语文A版五年级(上册)畅言教育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助作用,在读、听、看中体会意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

3、点◆【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色。【教学难点】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你们知道《静夜思》是谁写的吗?那你还知道他的哪些诗?那你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自由回答)2、祖国的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李白,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又被称为“游侠”。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随大诗人李白一起走进天门山去看看吧。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4、释题:“望”就是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什么,又是在什么位置望的?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

4、二、自学字词,初悟诗意: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读,正音,强调:“中”是个多音字,“中断”就是“中间断开”的意思,因此在诗中读第一声。用心用情服务教育语文A版五年级(上册)畅言教育3、教师范读,学生评议。4、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节奏。5、指名读。6、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是一幅画,画里都有些什么呢?7、再读诗,画出诗中写景的词语。8、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三、自主合作,体验意境:(一)小组交流,梳理难点。1、师:请同学们读读《望天门山》这首诗,看诗人是怎样用诗句描写这一壮观景象的。读后想

5、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学生大声诵读,在小组内热烈地交流。)2、全班交流。3、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梳理出理解上的难点,即对“至此回”与“相对出”的理解。(师相机板书:“至些回”?“相对出”?)(二)理解“至此回”。1、师再次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看水流撞击到山石上,激起回旋,形成汹涌的波涛的情景。“碧水东流——至此回”,师一边读一边用动作演示。2、再次启发学生说自己又读懂了什么。(主要是解决了哪个“?”)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汹涌的长江水好像是从中间推开了天门山,碧绿的江水一路奔流向前,至此撞击到岩石上,激起回旋,更显得汹涌澎

6、湃。大家能通过诵读的方式来表现这一壮观的景象吗?(学生自由诵读,然后出示配乐动画,指名配音朗读。)(三)理解“相对出”。1、师:记得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也有两句诗写得很有气势,是哪两句呢?(生齐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师:很对!作者所望见的两处景象都是惊心动魄,极其壮观。不过,《望天门山》和《望庐山瀑布》的“望”却又有些不同,大家知道不同在哪儿吗?3、师再次出示课件,(指示学生看顺流而下的小船,站在船头的诗人。)想一想,作者分别站在什么地方望的?(引导学生比较:《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站在瀑布前面,远远地望,《望天门山》是用心用情服务教育语文A

7、版五年级(上册)畅言教育他乘着小船,从远处驶过来时望见的。而从远处看天门山和在近处所看到的景象是不同的:远处看山很模糊,到近处就变大变清楚了。而“两岸青山相对出”写的就是作者的这种感受。)4、再次请学生说出这句诗所描写的意境。5、再次地播放配乐动画,让学生大声地诵读这两句诗。四、创设情景,想象意境:1、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画画,说说,你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师配乐诵读诗句,生想象。)2、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意境。3、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点拨:眼前这番壮丽而又秀美的景象,怎能不让人诗兴大发呢?让我们也像诗人一样,来吟一吟这首诗吧!(播放多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