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周伟业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周伟业

ID:38022717

大小:16.7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周伟业_第1页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周伟业_第2页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周伟业_第3页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周伟业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周伟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单元教材中,有变幻无穷的海潮美景,有明丽热烈的三峡秋色,有秀美迷人的漓江山川,有或深或浅的江畔桃花,有青山绿水环绕的农家田园……读完每篇课文,不由你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大自然的美丽神奇,祖国的山河如此壮丽!如何让学生通过文章内容去感受到这些神奇与壮丽。就要看老师的引导了。教学本单元,我采用“用心品读,用心感悟”的教学方法。(一)用心品读----读出味道用心读每篇文章、每首诗,眼前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美丽画面,让孩子们通过读来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孩子们通过读来品出文章的写作方法。这就是我说的读出味道。1、品读句子,想像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看海》《古诗两首》《三峡之秋》《

2、游漓江》这四篇文章中,没有一篇文章,没有一首诗不透露着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而这些情感只有通过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才能感受得到。于是在教学时,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如:“等到高潮时,那不是一片一片地拥过来,却是一大块一大块地跃过来,跌过来,到了沙滩上,便跳起来,飞起来,轰轰地怒号。”----(《看海》)这句话写出了大潮来时的壮观,气势磅礴,声形并茂。教学的时候,当孩子们回答出了这句话所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后,我首先让学生读句子,把大潮想像成一个可爱的孩子,感受这些动词所呈现出的动作,再让学生把这些动作的主人换作是正在奔涌的大潮大浪,孩子们很快在脑海里呈现出画面,因而

3、在读的时候,才能读出真正的感情来。再如:“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杜甫)这首诗所呈现的画面,应该是春天里,古塔前,江水边,春光暖洋洋地照耀着大地,春风轻轻地吹拂着万物。这样的天气会把人们熏得又懒又困,可诗人却倚靠着春风去游春。一丛丛深红间杂着浅红的桃花,虽然无人管理,却依然开得如此美丽,让人顿生喜爱之情。这首诗我在教学时,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意,根据课本的插图,想像画面,如果能够把想像到的画面表达出来,这说明孩子们读出了味道,更能读懂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心情。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去春游,看到的景色自然很美,

4、这些美就是通过桃花展现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读中想像桃花盛开的情景,进而扩大到整个大自然。学生走进情境,自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2、品读句子,抓住关键,体会文章的写法写景的文章,很有特色。在小学阶段,写景文章的写作方法一般是按地点转换或时间先后的顺序记叙,表达方法一般是运用“先总写后具体”的表达方式,而把景物写具体就要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本单元的文章,三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色。《看海》一文,我在教学时是按自己的想法去教学的。课文是按空间顺序记叙的,我也在教学作文时提到了这些。但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却把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确切放在了第一位。如句子:“当潮水升到沙滩上的时候

5、,如果从山上望下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这样一片盖过一片,永不休止。”这句话就很有代表性。“叠”和“盖”两个动词有着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重叠。可是“叠”和“盖”又有着不同:在这里,“叠”是作者看到潮水整体的样子时所体现出的感受;而“盖”是作者看到潮水是如何成一层叠一层的样子时其中一个动作。所以两个词用得既准确,又贴切,不能调换位置。细细品读,想像画面,会发现作者用得这两个字好传神。再如句子:“潮涨潮落,日复一日,但看潮的人却永不觉得单调无味。这大概是看似永无变化的潮汐,能带给我们太多的遐想吧。”这句话,我

6、在讲课文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作者用词有多么确切,也并没有感受到作者对大潮的喜爱。只是感觉可能是因为潮水的变化会引起看潮者许多的想像。可后来发现,作者用了一个词特有提醒的意义:“看似”。“这大概是看似永无变化的潮汐”,用心品读,你会发现,潮汐并不是没有变化,而是这些变化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才能体会得到。因而作者用了“看似”这个词,实质上是提醒所有的读者:潮汐是变幻无穷,千姿百态的。这正是作者所描述的潮汐的景象。因而在教学时,一定要认真品读。《三峡之秋》的写作方法十分的明显:按一天中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这是小学阶段学生写写景作文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是文中却大量运用了比喻、

7、拟人等修辞方法。这是把景物写具体的法宝。也成为我教学的重中之重了。要把景物写具体,恰当运用修改方法,不仅可以使文章变得生动、具体,更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东西直观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句子:“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这句话写出了三峡的中午热烈的特点。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与写实融为一体,作者把长江比作一条金鳞巨蟒,让我们的眼前顿时呈现出中午的长江波浪翻滚的样子,那种离我们现实生活很远的东西能在我们的眼前呈现出画面,就是作者利益于修辞方法的运用。再如句子:“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