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文化小议

泰山文化小议

ID:38023343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泰山文化小议_第1页
泰山文化小议_第2页
泰山文化小议_第3页
资源描述:

《泰山文化小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家乡文化资源调查摘要为拓展发展空间,精心打造“自然民俗博物苑,天下绝佳养生地”,泰安挖掘泰山石敢当习俗、泰山东岳庙会、泰山道教音乐、泰山皮影戏、泰山刻石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同时泰安还有丰富的大汶口文化和当地的文化资源,让人们“品尝”到丰富的文化大餐。一、泰山文化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我们祖先所开发,泰山南麓的大坟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再早还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战国时期,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泰山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有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孔子小天下处、

2、孔子庙、瞻鲁台、猛虎沟等。神山、文化宝库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它是政权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1、泰山封禅封禅大典是泰山独有的古老礼仪,构成了泰山崇拜与信仰的重要内容。由于这为种礼仪的执行者是历代帝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其影响更为深远,形成了从传说中的古史到宋代皇帝,贯穿于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延绵相续的礼仪传统。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其中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康熙乾隆等诸位皇帝。原来封禅的种种目的与象征,都包含着一层

3、更为深潜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2、泰山刻石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干计的诗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3、泰山

4、石敢当习俗:唐宋以后,广泛流行的泰山民间香社、压石求嗣习俗,石敢当崇拜等,是研究我国民俗发展变异的宝贵资料。泰山石敢当作为一种民间习俗,所包含的“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的“平安文化”,反映了人们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认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具有表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泰山是道家名山,又融儒释道为一体,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神4、泰山东岳庙会:泰山庙会是一种融宗教文化与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它滥觞于唐,定制于宋,鼎盛于明清,在民国期间曾一度衰落,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才又逐渐兴盛起来。民间传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和四月十八日分别是东岳大帝和

5、碧霞元君的生日,所以民间多在三四月间举行庙会,来朝山进香,庆贺山神和元君的诞辰,因此一开始泰山庙会的内容主要是宗教活动,此间香客要吃饭住宿,又要游玩娱乐,商贸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也就随之出现。今天的庙会虽然也有众多文化娱乐活动助兴,不过经济贸易却成了它的主要目的。5、泰山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的曲艺形式,是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发源于西汉鼎盛至清末,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因所用偶人以及场面道具取自驴皮,故称之为皮影。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的元代起,相继传入了东南亚、中东及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时在台上立

6、设影幕,演员在影幕后操纵皮影道具做各种形象逼真的表演,同时配有演唱、灯光、布景、音乐等的烘托,是世界上最早的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称其为当今影视艺术的鼻祖,对当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中,泰山皮影尤为特殊,其他地方表演皮影通常是一个团队,一般都七八个人,而泰山皮影可以单人进行全部表演,所以又叫"单人皮影",表演者在表演时手脚并用,自己配音演唱,全身各个部位都被调动起来,没有一处可以得闲。6、泰山道教音乐:泰山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即做道场)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泰山道教伴随着泰山独特的神文化现象发展起来,泰山神无与

7、伦比的地位成就了泰山道教文化的鼎盛,泰山道教文化的鼎盛孕育了泰山道教音乐的繁荣。二、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带,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在大汶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