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大学生毕业时应注意的事项---应届生户口迁回原籍

[转]大学生毕业时应注意的事项---应届生户口迁回原籍

ID:38025182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转]大学生毕业时应注意的事项---应届生户口迁回原籍_第1页
[转]大学生毕业时应注意的事项---应届生户口迁回原籍_第2页
[转]大学生毕业时应注意的事项---应届生户口迁回原籍_第3页
[转]大学生毕业时应注意的事项---应届生户口迁回原籍_第4页
资源描述:

《[转]大学生毕业时应注意的事项---应届生户口迁回原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转]大学生毕业时应注意的事项---应届生户口迁回原籍时间:2011-05-1010:11来源:[转]大学生毕业时应注意的事项---应届生户口迁回原籍(原创)点击:51次Tag:应届生户(17)如果你进国企或事业单位,那么研究生3年算工龄(我不知道私企是不是,但国企或事业单位绝对是),你出来就可以评中级职称了,哥们又赚了一大笔[转]大学生毕业时应注意的事项2010年05月21日星期五03:11P.M.三方协议、报到证(派遣证)、干部身份【档案问题】毕业之前必看的东西-你自己的档案问题,详细至极真正

2、能证明你学习经历的就是你的档案档案里面有你各个时期的学籍卡、成绩单、各方面的评语、获奖证明、还有你的党团材料这些都是原始材料,不可复制档案虽然"光辉不再",但并不等于是随处可丢弃的"鸡肋",专家建议:应届生应关心自己的档案,免得未来不必要的麻烦【档案与工龄】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手续,工作几年后仍然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也影响到工龄和退休金的计算【档案与福利】毕业生在个人办理养老保险、继续深造(如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等事关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时,都要用到档案

3、【档案与因公出国政审】因公出国政审也必定要依据人事档案进行政治审查,如果档案材料不全,政审机构就会拒绝审查【补办档案与原始材料】虽然现在有的单位可以补办新档案,但以前的经历、工资、职称等历史原始材料将不复存在,势必造成一定损失【毕业生档案办理示意图】〓存档:毕业未就业学生.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机构了解到,国家对于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采取三种方法:一、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1.适合对象: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2.优点:在生源地就

4、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3.缺点: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二、把档案留在学校2002年国家下发文件,允许毕业时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1.适合对象: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2.优点: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3.缺点: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

5、出具三、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1.适合对象:比较适合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2.优点: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缺点:由于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容易造成信息不畅〓存档:已就业学生已就业毕业生的档案存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把档案转至有人事管理权的单位tips1:在没有搞清楚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权之前,不要把档案转入这个单位,应该把档案转递到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去个别没有档案管理权的单位会把学生的档案弄丢了或是扣住不放tips2:要询问清楚用人单位的性质国家机关、国有事业

6、单位、国有企业,他们或他们的主管单位是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收档案其它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各类民营机构是无人事管理权的,要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来接收学生,学生的档案要放到人才中心去二、把档案转至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中心如果接收你的单位不具备档案管理权,那么你的档案就应该"落户"于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中心这种方式通常需要收取一定费用,一般每年三四百左右tips1:人才服务机构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在编制上,它属于事业单位,在运行上,则实行企业化管理但实际上,它履行着部分行政职能,提供的"服务"具有明显的行政

7、属性这种"半官半商"、"亦官亦商",在"官"与"商"之中左右逢源,模棱两可不少地方人才中心的负责人坚持:"补齐代管费用及相关手续后,再提供人事服务"tips2:档案的转递是有规定程序的,在离开学校之前最好弄清楚你的档案在什么时间被转到哪个地方去了在现阶段,主管学生分配的单位没有统一,有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专门的分配办等,而且档案转进转出比较麻烦,最好一步到位该信息出自应届毕业生求职网YJBYS.COM:【《劳动法》】第3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8、:(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而且个人不需承担任何责任第31条还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同时规定,"因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根据劳动部(1995)233号文件的规定,这里的损失包括:(1)用人单位招录其所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有约定的按约定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