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两则

1 文言文两则

ID:38027948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4

1  文言文两则_第1页
1  文言文两则_第2页
1  文言文两则_第3页
资源描述:

《1 文言文两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刘家冲小学六下语文导学案1--2课时1文言文两则备课:郑金兰备课时间:2.22课题1文言文两则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生字词。2、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掌握故事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3、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掌握故事内容。教学难点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导学过程预习提纲1、读准生字词。对照注释初步疏通课文,联系朗读。2、了解孔子、孟子、列子的生平资料。第一课时学习《学奕》一、初读课文,正确读写。1、学生试读课文,标出难读或不会读的字,划出不会停顿的句子。2、教师范读课文,并重点指导:①

2、正确读写加点词语:学奕()鸿鹄()弓缴()弗若()②正确停顿下列句子:思/援弓缴/而射之二、自由练读,读通读顺。1、根据试读,师生一起归纳朗读文言文的要点:①读准字音;②停顿适当;③语速稍慢。2、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4、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

3、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4、同桌互讲故事内容。四、再读课文,体会道理。1、两个人各是怎样学下棋的?“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2、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

4、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3、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一、复习导入1、背诵《学奕》2、总结学习《学奕》的学法:①读准字词,读通课文。②结合注释,疏通文意。③解疑释惑,体会道理。④复述故事,熟读成诵。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读准字词,读通课文(1)学生自

5、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语速要慢,停顿适当,读通顺。(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补充资料: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

6、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

7、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5)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4、复述故事,熟读成诵。(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3)学生背诵课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