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案《诗经·采薇》

第六单元教案《诗经·采薇》

ID:38028329

大小:15.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5

第六单元教案《诗经·采薇》_第1页
第六单元教案《诗经·采薇》_第2页
第六单元教案《诗经·采薇》_第3页
第六单元教案《诗经·采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教案《诗经·采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周星期第节2015年月日课题诗海拾贝阅读材料《诗经.采薇》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教材分析重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难点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具课件,音乐教学过程一、知识前提详解1、作者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而成。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特别强调“仁”,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整理编定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背景介绍《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

3、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3、《采薇》是西周宣王时期的作品,是《诗经》里最富有诗意的一首“战争诗”。宣王时北方玁狁侵周,宣王命令出征,打退玁狁。《采薇》是出征玁狁的士兵所赋。诗篇洋溢着战胜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遇无限哀伤。其类归《小雅》。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教学过程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3.学生质疑。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

4、的资料自学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2.自学。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

5、象当时的情景。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5.补充学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七、总结学习方法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八、布置作业,拓展学习背诵这首五言律诗。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作业布置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板书设计《诗经.采薇》学习方法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

6、─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教学后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