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税率与利率

第三课时税率与利率

ID:38028461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第三课时税率与利率_第1页
第三课时税率与利率_第2页
第三课时税率与利率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三课时税率与利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第册导学案第二单元----年级六年级时间2016.3.11单元第二单元主备人王兰课型新授课时第三课时课题税率教材第10页例3审核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强法制意识,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税额的计算。教学难点:税率的理解。教法启发思考,逐步引出新知,实际情境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二次备课学案导案复习旧知,创

2、设生活情景,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学有关纳税的内容,让学生在小组互动中相互交流,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思考与合作、交流、总结的能力。及时巩固练习能熟练地正确解答有关实际问题。能在问题的解决中意识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一【引入新课】复习铺垫:口答算式。(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二【揭示目标】学习目标:(课件展示)1、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

3、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法制意识,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学习重点:税额的计算。三【出示自学提示】(展示图片)自学课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1)了解什么是纳税?都有哪些税收?(在书上划出并理解记忆)一、直接导入新课口答算式二、预习交流,明确目标掌握预习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组内互评)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三、分配任务,立体教学(2)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在书上划出并理解记忆)(3)根据你身边的事情说一说纳税的意义?(4)说说怎样求税率

4、?怎样求应纳税额?四【自主合作学习】税率=×100%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各种收入”一般指“销售额”、“营业额”)2、税款计算(1)阅读P10例3(课标展示)(2)理解:这里的5%表示什么?(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就是求什么?(4)说出你的解题思路。五【展示交流讲解】1、独立完成第10页做一做,各自发表意见。六【提升达标检测】★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按销售收入的5%缴纳增值税。纳税后该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万元?七【拓展练习】爷爷这个月的工资是2

5、200元,按国家规定,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爷爷这个月的实际收入为多少钱?八【作业】完成数学大练习册。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四、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学生尝试计算。五、穿插巩固,全面掌握。巩固训练:完成P102第8题六、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税率应纳税

6、额=收入额×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税率=应纳税额÷收入额×100%30×5%=1.5(万元)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用复习旧知,创设生活情景,引入学习,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了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学有关纳税的内容,培养学生思考与合作、交流、总结的能力,及时巩固练习能熟练地正确解答有关实际问题。能在问题的解决中意识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前置性作业:完成数学课本第11页做一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