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旅游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试论旅游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ID:38032337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试论旅游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_第1页
试论旅游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_第2页
试论旅游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_第3页
试论旅游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_第4页
试论旅游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旅游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旅游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作者:王立;刘卫英【原文出处】:黑龙江社会科学【原刊地名】:哈尔滨【原刊期号】:199703【原刊页号】:56-58【复印期号】:5 【分类号】:F9【内容提要】:【文摘】:【英文文摘】:【作者简介】:【正文】      伴随近年旅游业的繁兴,探讨旅游文化产生积累的历史过程已为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文化的链条是割不断的。旅游文化与人类的旅游行为相终始,因而不了解旅游文化的历史演变轨迹,可以说就无法深刻地洞察旅游文化的底蕴,从而也就很难全面地、具体地进行旅游活动的文化学审视。        

2、    一、古代旅游文化    作为古代旅游文化重要特征之一的物质功利需求,当萌始于原始社会后期。这时,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产品交换,各地区人们出于物质需求跋涉到外地区。罗伯特·路威曾经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指出过:    初民的旅行不是游山玩水,游历观光的。交通工具改良,他的打仗和打猎也就可以进步。……至于北欧,到了十八世纪,旅行还是既费钱又危险的事情。[1]    在古代中国,早自《庄子·逍遥游》就有“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的说法。    尽管由于交通工具不发达,旅行的物质条件有限,自然与社会环境相对恶劣,不安全

3、因素较多,但由于物质欲求催动,伴随着商业活动的活跃,商业旅行和考察刺激了旅游文化诸层面的发展。象“海上民族”腓尼基,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开始了地中海和爱琴海之间的商业旅行。他们西越直布罗陀海峡,北至北欧的波罗的海,东至波斯湾和印度。罗马帝国则被认为是古代旅游的全盛时期,其中重要成因是罗马铸币作为唯一的通货,便于携带。跨地区商业活动借此得以很方便地展开,扩展了时人的旅游文化视野,同时繁荣了罗马城也吸引了众多的观光者。商业兴旺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求美求乐求消遣的旅游文化因子也随之产生和扩散。    以物质需求、异域经商探险

4、始,在外地他乡饱开眼界后,记载并传播了新奇的见闻、传奇性的经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的著名游记,启发了后世欧洲文化以航海探险为主要途径传播扩散。物质需求的旅游文化取向,作为西方旅游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的欧洲殖民探险者那里,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古代旅游文化第二个特征,是求知求学求仕激发了人们外出旅行的极大热情。古代尚没有大众传播媒介,文化传播主要的是人们互相间的面对面接触。异域体验除了战争就是旅行了。求知旅行较早的是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前425),他的

5、足迹遍及埃及、西亚、黑海及南意大利各地,举凡风俗民情、旧闻传说都成了他的巨著《历史》的内容。我国春秋后期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可算作求仕旅行的最早代表;战国时代的纵横家们为“楚材晋用”,“朝秦暮楚”地穿行于列国君主间争当策士;直至西汉中叶后盛行的外出求学求仕之风,因古代中国社会官本位的超趋态结构而余波久存。唐诗有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后世求学求仕的“宦游”,突出了古代中国旅游文化的士大夫特征。    西方旅游文化因15世纪后文化复兴而愈益增强了求知猎异的倾向。罗素曾经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的

6、人怀有漫无边际的好奇心”;“文艺复兴时代人们的好奇心就从向来文学性的渐渐转成科学性的。好一股新事实的潮流排山倒海而来,人们起初只能让这洪流挟持着往前涌进。”[2]随着地理新发现对人们视野的拓宽,这种求知猎异需求推动了旅游文化中传统与现实、传闻与科学结合融汇的机制形成。培根也主张:    游历在年轻人是教育底一部分,在年长的人是经验底一部分”。[3]    由于地理、经济、生产方式影响等原因,古代西方旅游文化视野相对开阔,古代中国偏重的是方内、海内。当然,也有西汉司马迁壮游天下以修史,明代李时珍为撰写《本草纲目》进行医学考察,

7、徐霞客遍游海内考察地貌风物的例子。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游览阅历的强调,重点仍偏重在为官求仕上,此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盛行的受良好教育的青年多于旅行游览中增广见闻,在求知求学的深层目的上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古代旅游文化的第三个特征,是宗教旅行占有远行游历的较大比重,带动了众多与旅游文化相关的活动开展。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兴起了宗教朝圣旅行。公元5世纪时古希腊的提洛岛、特尔斐与奥林匹斯山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由此进行的庆典发展成为规模巨大的体育活动,吸引了大批游人,丰富了旅游文化中娱目畅神的审美内蕴。古代中国的宗教旅

8、行以东晋名僧法显、唐代名僧玄奘到印度旅行为代表。印度佛教的东渐,给华夏中土留下了许多富有魅力的人文景观,如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岗石窟以及诸多寺庙等等。道教的求仙求长生欲也激发了中国古人的宗教旅行。从魏晋后兴起的游仙诗为核心的道教游仙文化,直接启迪了南朝山水文化的兴起。在公元8世纪进入全盛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