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白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ID:38034313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白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白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白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白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4页
资源描述:

《白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白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仙霞镇龙亭村是我地传统的白术主产区,已有50余年种植历史,其产品因个大、肥厚、品质好,深受各地客商喜爱。全村白术种植面积年均70hm2,产值150余万元,是该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白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白术病虫害呈现逐年偏重发生趋势,特别是苗期的立枯病;成株期根和根茎的根腐病、白绢病;叶片的斑枯病、锈病发病率偏高,白术长管蚜、术籽虫、小地老虎危害亦重,给药农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亲临指导白术种植生产发现的问题,结合我地春夏间多阴雨的气候特点,提出白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病害1.1立枯病立枯病是白术苗期的主要病害,发生普

2、遍,危害严重,常造成幼苗成片死亡,药农称其为“烂茎病”。1.1.1症状未出土幼芽、刚出土小苗及移栽苗均能受害,常造成烂芽、烂种。受害苗幼茎基部初生水渍状褐色病斑,并很快延伸绕茎,茎部收缩坏死,病部常粘附着小土粒状褐色菌核,地上部萎蔫,幼苗倒伏成片死亡。贴近地面的潮湿叶片也可受害,边缘产生水渍状深褐色至褐色大斑,很快波及全叶。1.1.2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或寄主残体内越冬,在土壤腐生2~3年,遇适当寄主即可侵入危害。该病为低温高湿病害,早春遇低温阴雨天气,术苗出土缓慢,则易感病。连作及前茬为易感病作物时发病重。1.1.3防治方法避免病土育苗,与禾本科作物合理轮作

3、3年以上;适期播种,缩短易感期,多雨时及时开沟排水;播种和移栽前用50%多菌灵拌种或土壤消毒;苗期加强管理,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发病初期用5%的石灰水淋灌,每7d1次,连续3~4次,也可喷洒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防治,以控制其蔓延。1.2根腐病根腐病又称干腐病,是白术的重要病害之一,新老产区发生普遍,对产量影响很大。1.2.1症状细根变褐腐烂,并蔓延至根状茎,使根茎干腐,并迅速蔓延到主茎。根茎和主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呈明显变色圈,后期根茎全部变海绵状黑褐色干腐,地上部萎蔫,植株枯死,易从土中拔起。1.2.2发病规律土壤病残体带菌是病害的侵染来源。种栽在贮藏中受热使幼苗抗病力降

4、低,是诱发该病的主因。土壤淹水、黏重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造成根系发育不良,以及有线虫和地下害虫危害产生伤口后易发病。生长中后期连续阴雨后转睛,气温升高病害发生重,6~8月为发病盛期。1.2.3防治方法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栽种,中耕宜浅,以免伤根系,加强地下害虫和线虫的防治;合理轮作,挑选抗病力较强的矮杆阔叶型品种,选用无病健壮种栽作种,贮藏期要保持种栽鲜活,防止堆积发热,失水于瘪;栽前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浸种3~5min,晾干后下种;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并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浇灌病穴。1.3白绢病1.3.1症状俗称“白糖烂”,危害根茎。病

5、原菌丝体密布根状茎及周围土表,形成先为乳白色后成茶褐色油菜籽状菌核。根状茎干燥时呈“乱麻”状干腐,高温高湿时呈“烂薯”状湿腐,地上部逐渐萎蔫。1.3.2发病规律初侵染来源是带菌的土壤、肥料和种栽,以菌丝蔓延或菌核随水流传播进行侵染。4月下旬发病,6~8月为发病盛期,高温多雨易流行。1.3.3防治方法与禾本科作物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避免土壤湿度过大;选用无病健栽作种,栽前用50%退菌特800倍液浸种3~5min,晾干后下种;及时清除病株及病土,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病区。1.4.斑枯病斑枯病是产区普遍发生的叶部病害,叶片因病引起早枯,导致减产。1.4

6、.1症状危害叶片初期生黄绿色小斑,多自叶尖及叶缘向内扩展连成一阔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严重时很快布满全叶,呈铁黑色,药农称为“铁叶病”。叶片发病由下向上扩展,使植株枯死。茎和苞片也产生近似的褐斑。1.4.2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及种栽上越冬,成为次年病害的初侵染源。种子带菌引起远距离传播,雨水淋溅是近距离转播的主要途径,昆虫和农事操作也可引起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从气孔侵入,引起初侵染;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扩大蔓延。4月下旬发病,6~8月发病盛期,雨水多、气温大升大降时发病重。1.4.3防治方法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合理密植,收获

7、后清除残株落叶,进行2~3年轮作;选择健壮种栽,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渍3~5min;在雨水或露水未干前不宜进行各种农事操作;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7~10d1次,连续3~4次。1.5锈病1.5.1症状危害叶片初期生黄褐色略隆起的小点,后扩大为褐色梭形病斑,叶背处生黄色颗粒状物,为病原菌锈子腔,破裂时散出大量黄色粉末——锈孢子。1.5.2发病规律多于5月上旬发病,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发病盛期,多雨高湿病害易流行。1.5.3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湿度过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