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13.苏州园林

8(上)13.苏州园林

ID:38036286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8(上)13.苏州园林_第1页
8(上)13.苏州园林_第2页
8(上)13.苏州园林_第3页
8(上)13.苏州园林_第4页
资源描述:

《8(上)13.苏州园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卡教学模式操作卡年级:八年级班级:班科目:语文十三、苏州园林————叶圣陶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新词,并学会运用。2、学习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3、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4、培养自己按事物本5、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第一课时导学卡一、课前预习,组长检查督促1、走近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字(),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集《脚步集》、童话集《》《》。2、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2、。(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蔷薇()()池沼()匀称()镂()空(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胸中有丘壑:重峦叠嶂:因地制宜:别具匠心:轩榭:嶙峋:败笔:斟酌:景致:3、结合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朗读课文。二、课堂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对它的总体印象是什么?2、作者抓住它建筑上什么共同特征来写?3、这些特征从整体上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局部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三、课堂探究:互动研讨。1、组内讨论,为文章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意。四、应用拓展。1、请同学

3、们以导游的口吻简单介绍一下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2、请同学们以游览者的身份谈谈苏州园林哪一点最美?请用“我看到了苏州园林的美,美在……”训练卡1、完成“导学”69页“自主测评”第一题,“基础巩固”的1、2、3、4、6题。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鉴赏映衬因地治宜自出新裁鳞峋曼延别具匠心称心满意3、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4)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4、反思卡1、本课预习我做得如何?2、课上我表现得如何?3、我应该向谁学习?以后应该怎么做/第二课时导学卡一、课下自觉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二、巩固理解。(最好课下自主完成)1、作者是怎样抓住中心安排结构的?2、课文3、4、5、6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3、课文7、8、9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与中心有何关系?4、讨论本文的说明顺序和结构。从全文看:整体——局部从部分看:主——次大——小顺序:结构:三、互动研讨: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准确严密的特点。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式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5、“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3、水道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4、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三、延伸拓展1、本文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找出来并说明其作用。训练卡一、课文内容研习1、完成“导学”70页“感受鉴赏”1——5题。2阅读课文第五段,完成下列个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是怎样体现“着眼在画意”的?(

6、2)“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一句中的“高树”与“低树”可以互换位置吗?为什么?(3)“这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是不足取的”两句的“这”各指代什么?(4)你从文中可以看出“中国画的审美观点”吗?把你的认识说出来。二、课外阅读1、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运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功夫,你就别想领略它。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它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

7、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2、阅读短文,完成下列个题。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

8、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