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有感

《宋明理学》有感

ID:38037862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宋明理学》有感_第1页
《宋明理学》有感_第2页
《宋明理学》有感_第3页
《宋明理学》有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隔世听风雨——听《宋明理学》有感菱湖中学刘丽琴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总是在互相碰撞,彼此交融,甚至会形成新的思想文化。宋明理学就是儒学家们在将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碰撞后,借助对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思考后,开始从新的角度来思考社会的伦理纲常而形成的。正是由于融合了别家思想,所以与孔孟的儒家思想相比,它显得格外的艰深晦涩。从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历来这一课都成为历史教师较之“头疼”的问题,一些教师对宋明理学的宏观把握及重难点的理解还有些不到位的地方,导致此方面原因是多方因素的结果,抑或是历史教师自身史学素养不深,对其思想自身就没搞明白,又何以明白地讲授给学生;抑或是备课过程中准备材

2、料过多过难(为了更好的理解宋明理学,多选用文言原文),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做到取舍,从而无法突破重难点。而学生,在学完后也常常一脸迷茫,不知所云。感谢3月的优质课评比,在听完10位老师的课后,结合其余听课老师的讨论评析,我对于宋明理学有了一定的理解。1.“理”究竟是什么?理学的宗旨是“理”,“理”是什么这一问题不清楚,对理学的学习就无从谈起了。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后,我想,无论是程朱理学也好,陆王心学也好,都认为“理”是儒家的忠、孝、节、义,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争议。正是因为他们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争议,所以,他们都从属于理学的范畴。2.“理”在哪里?如何才能致“理”?在朱熹的眼中,“理”是客

3、观存在于外物(比如书本)之中的。在陆王眼中,“理”是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之中,是人与生俱来就有的,所以他们认为“心即理也”,只是人们心中的“理”被蒙蔽、被遮掩了。正是由于他们对于“理”在哪里的问题产生了分歧,也决定了致“理”方法上的差异。因为“理”在外物中,所以朱熹强调要“致知而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通过循序渐进的外在学习、穷究事物的根本来掌握“理”。而陆王则希望能够扫除蒙蔽人心的灰尘,让心之理重新光芒,即要反省自身,要“致良知”。至于,二程,我总觉得,他们只能够做到独善其身,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顿悟性致理,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告诉外人的致理方法。3.为什么说“心学的

4、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从东汉末年开始,儒学的权威性就被削弱了。“尤其是道教与佛教广泛传播后,更是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因此,如何才能够重建儒家信仰,如何才能够夺回儒家思想在整个社会的统治地位,是此后儒学家们的奋斗目标。第一步,顺应时代发展,改造儒家思想,这就出现了理学。第二步,推广理学。二程的致理,强调的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只能够独善其身。朱熹的致理,是通过外在的“学”达到的。这就找到了旁人致理的方法,与二程相比,这是极大的进步。同时由于他的致理方法是学,所以也就决定了能够掌握“理”的大多是知识分子组成的士大夫阶层,是集中在社会的中上层的。这

5、一点凸显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每每遇到危机之时,士大夫阶层的强烈社会责任担当。陆王心学的致理或是通过“扫除人心之弊”,或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找到“灵明”。所以,无论是知识分子或者是目不识丁,都能够做到,这就扩大了致理的群体,将它从社会上层人士,扩散到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能够实现。大约,这就是“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的原因吧。除了对知识的理解,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一些授课的技巧。1.如何把复杂的知识和理论通俗化、简单化,更贴近学生的理解层面,避免历史知识理论化、成人化是我们每个教师应深思熟虑的问题。都说,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相互分享,就能得到两

6、种思想。可是,人们却忘记了,要把一种思想灌输给别人,是多么具有挑战性的事情。理学与孔孟之儒相比,它更具有哲学性、思辨性。而哲学正是高一的学生知识的盲点,对学生接受能力的挑战它远远要高于其他的教学内容。所以在两派思想讲述过程中应去“哲学化”色彩,利用小故事,通过设置必要的学生活动,从思想层面引领课堂,激发学生思考,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达到对理学的深刻认识。例如,潘莉娟老师的“万川印月”,把“理”这个抽象东西,比作是学生熟知的“月”,“气”则比作是各形各色的“月影”,没有“月”就不会有“月影”,同理可证,没有“理”就没有“气”。这样的理解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更便于学生接受。此外,还有“

7、鹅湖之会”、“龙场悟道”、“亭前格竹”等都能够适应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2.怎样将历史与现实相连接,深化历史知识学习的意义。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指导现实。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依然有深刻的影响。如朱淼芳老师借用了毒奶粉、地沟油、速成鸡、毒胶囊等社会普遍存在的现状,指出当今中国“良知缺失”和“行不符知”,点明王守仁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任枫老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借用湖州中学、湖州二中、菱湖中学、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