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

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

ID:38042075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5

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_第1页
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_第2页
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_第3页
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_第4页
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襁褓/铿锵妖娆/百折不挠骇人听闻/言简意赅B.隔阂/弹劾泥淖/阔绰竭泽而渔/桀骜不驯C.啜泣/辍学麻痹/裨益卷帙浩繁/鳞次栉比D.木讷/呐喊荟萃/纯粹浑身解数/不屑置辩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苍黄的天底下,远近      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②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们      精打细算地使用这燃料。③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是一座一个样,绝不        ④      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

2、动上,我们      要保留一种怀疑求真的态度。A.躺       必须       雷同       不论/都B.躺       必需       相同       即使/也C.横       必须       雷同       不论/都D.横       必需       相同       因为/所以3、四川汶川用爱心捐款重建的一所学校今天正式开学。学校门口悬挂着一条横幅。请你根据上句续写下句,续写的句子要包含“希望”一词,并与上句构成对偶句。(2分)地震摧毁了美丽的校园,_4名句填空。((1)(2)小题必做,(3)(4)小题选做一个)(5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

3、逢入京使》)2、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3、辛弃疾《西江月》中的“,清风半夜鸣蝉”描绘了一幅清新怡人的乡村夏夜图。4、《观书有感》一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诗句是  , 。第二部分综合性学习(9分)5、雨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可以说,雨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它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但是,雨也给人类带来灾难。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雨的风韵雅致、奔涌气势……活动一:听雨2雨啊,大自然一个跳跃的音符。不同的季节,雨给我们的感受都不一样,给人的心情也颇有不同。请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对雨的所见所闻,找出一些描

4、写对于各个季节的雨的声音词语。春季的雨:                                    夏季的雨:                                    秋季的雨:                                    冬季的雨:                                    活动三: 说雨2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农人眼中的雨是丰收而喜悦的,灾民眼中的雨是充满无助的,这就是大自然的雨——变化无穷,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请你站在科学的角度讲述你心目中雨的别样情形

5、:我们眼中的雨:活动二:赏雨3雨,正是因为她的多姿。她的风情,让总多的文人墨客作为抒发情感的对象。同学们平时肯定收集了很多有关雨的的诗句。现在把它编成了一本小册子。请你为这本小册子添加两句,并在其扉页写上一段序言。我收集的诗句:①②我写的序言是:活动四: 写雨2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当人们在观雨时,把自己的感情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义。请指出下面两句诗诗象征意义。“屋漏偏逢连夜雨”,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6、                     第三部分阅读(50分)一浅层阅读理解(26分)(一)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④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烧。6.写出领起②、③句的一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1)57.写出语段中表明“变化之速、寒威之烈”的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2)8.语段中处处洋溢着作者什么样的豪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

7、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