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自理意识和能力

培养幼儿自理意识和能力

ID:38046490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培养幼儿自理意识和能力_第1页
培养幼儿自理意识和能力_第2页
培养幼儿自理意识和能力_第3页
培养幼儿自理意识和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培养幼儿自理意识和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教“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关键在我们的时代,物质福利源源不断地涌进童年、少年和青年早期的世界,以至出现了这样一种危险: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丧失关于这类福利是劳动创造的观念,甚至完全不知道它们是从哪儿得来的。——苏霍姆林斯基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是什么创造了人类呢?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人类要发展就离不开劳动。从生物角度来看,人的个体成长也离不开劳动,若离开了劳动,那么这个人长大后要么是个白痴,要么是个低能儿····任何劳动都是脑力和体力的有机结合,进行劳动教育实质上就是生存教育。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人有

2、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又动脑,才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婴幼儿的劳动与成人的劳动有着很大的区别,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他们的劳动主要是一种运动(活动)。如同游戏,是儿童的运动行为。尽早训练婴幼儿的劳动行为,正是发展孩子健康心理的一种手段。所以教育者应放手让孩子用自已的身体和大脑去行动。手上有大量的神经末梢通向大脑,经常动手,能促进脑神经的发育和完善;而动手又伴随思维和想象,可促进智力的发展,正所谓“心灵”又“手巧”。从小多做事,益德又益智。美国哈佛大学威特伦教授的试验充分说明让孩子及早参加劳动的极端重要性。他用了40年的时间追踪观察256名波士顿少年

3、的表现,得出的结论是:从小爱劳动、能干事的学生成年后,与各种人保持良好关系的比不爱劳动的学生多2倍;收入多5倍;失业少16倍。健康状况也好得多,生活美满充实。其主要原因在于劳动是人幸福的源泉,劳动成果是人类的价值的最好体现。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实质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不仅要适应幼儿当前的发展,更要为幼儿的持续发展与未来生活奠定基础。从幼儿当前发展看,生活活动能保护幼儿的健康生存,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从幼儿长远发展看,生活活动为幼儿适应未来的社会做准备,并为他们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做人与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生活教育最主要的是生活自理教育。生活自理指

4、儿童从依耐到独立的过程,即儿童依耐成人的帮助,学习认知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历程,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大部分“小皇帝”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有生活自理的意识和能力,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是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

5、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当孩子第一次进入幼儿园时,首先面临的是如何适应集体生活,特别是进餐、午睡、入厕等生活自理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小班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之中,而生活自理活动充满了精细动作的尝试和练习。所以,让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仅能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服务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动作,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独立意识,从而尽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如今的幼儿,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加之由于社会多方面原因,隔代教育的居多。这种现状,让

6、我们的家长昏了头。像老母鸡一样,总是想把自己的子女拢在自己的翅膀下面,能拢多长时间,就拢多长时间。家长对孩子各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却忽视孩子自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他们自幼受宠,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自理能力差,从小班孩子入园的情况来看,我们分析得出: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长没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以及缺少相关的育儿知识。他们似乎不知道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无论自己多么心疼自己的孩子,早晚得让他们单飞,独立应付这个世界。认为孩子只要吃好穿暖、身体健康就足够了,其它的知识技能可有可无。导致幼儿独立意识缺乏、自理能力差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7、主要原因——溺爱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心肝宝贝”,特别是爷爷奶奶出于自己的情感需要,对孙子宠爱有加。家里人都围着孩子转,怕他哭怕他闹,许多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许多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长习惯包办代替,亲力亲为,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 却不知爱之足以害之。处处包办代替,不尊重孩子的选择,甚至不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会渐渐消失,造成自理能力“白痴”。在幼儿园里老师阿姨教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的家长光担心,就能让自己担心死,——“娃娃什么都不会,怎么办?”。家长就没有这样的疑问——“现在我们可以尽全力帮助他,可孩子

8、上小学怎么办?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呢?”二、家长的攀比、补偿心理使得孩子养成许多不良习惯许多家长由于自己小时侯生活条件差,现在的社会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