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特长生短跑

浅谈初中体育特长生短跑

ID:38050772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4

浅谈初中体育特长生短跑_第1页
浅谈初中体育特长生短跑_第2页
浅谈初中体育特长生短跑_第3页
浅谈初中体育特长生短跑_第4页
浅谈初中体育特长生短跑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体育特长生短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体育特长生短跑“速度障碍”的原因及克服方法内容摘要随着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学校的体育教师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新途径。1短跑是许多学生和教练青睐的项目之一。然而,“速度障碍”的产生严重影响学生短跑成绩的提高。本文着重结合初中体育特长生的特点,从生理、心理、技术等方面来对学生产生短跑“速度障碍”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所在,提出克服方法,以便为初中体育特长生在业余训练中提供参考。【关键词】短跑速度障碍原因克服方法1前言在我们的短跑训练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就是当学生的速度

2、提高到一定水平时,会出现一种停滞不前、难以提高的现象——即速度障碍。究其原因,有客观的原因,也有训练不科学的主观原因。初中体育特长生的特殊性,决定着其短跑“速度障碍”的成因,既有与其他运动员一样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仅是单纯的生理机制、技术手段问题,训练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师的训练水平有限、学生心理素质薄弱、升学压力大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其比赛成绩。面对这种现象,要正确分析其真正原因所在,以求取得成绩的进一步提高。2研究方法与手段2.1文献资料法通过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过期刊等资料室来收集相关的图

3、书文献和电子资料,为文章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2.2访谈法通过走访各校运动队体育教练、学生以及我校田径教练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所需资料。2.3系统分析法通过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整理为论文提供一些帮助。3产生速度障碍的原因3.1生理因素每个学生都力求在体育比赛中尽量加快自己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速度发挥到极致。但是这要取决于身体各方面的条件—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而我们的学生先天身体条件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后天又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这决定了他们对训练强度和训练方法的不一致,在这些方面,教师应

4、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制定适应学生个体的、有别于常规的训练方法,使每个学生发挥个人特点,发挥各自的水平。而在学校的业余训练中却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个别对待”。在短跑训练中,对学生施加的各种刺激没有什么变化,形成的动力定型就不易破坏,学生成绩得不到提高甚至下降,产生速度障碍。3.2心理因素初中体育特长生作为初中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同时肩负文化课与专业课两个方面的压力,由于很多学生又是“半路出家”,多数学生训练的压力比较大,心理过程较为复杂,这也将直接影响到训练成绩的提高。再者,学生一般都是搞临赛前时突

5、击,训练时间短、运动水平较低、参赛经验也较少、训练中心理波动较大不太稳定,在碰到困难时很容易失去信心。3.3技术性因素3.3.1忽视对前期的技术规范训练学生在学习初期求速心切,“欲速则不达”,对基本动作概念含糊不清,基础不牢。不能摆正技术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关系,偏重身体训练,忽视短跑技术训练,使其不能掌握正确合理的技术动作,逐步形成错误动作的动力定型,导致不合理的技术影响了速度的提高。3.3.2短跑技术和训练理论落后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强调重点是后蹬,认为后蹬是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动力来源,而缓冲是阻力

6、,强调蹬伸的程度,蹬伸的方向和速度。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在塑胶跑道进行训练,但还有许多学校没有条件,还是在土道上训练。土道的特点是冬天很硬,春夏秋季节又较潮湿松软没有弹性。在跑动中,重心不会被弹得很高。因此,在力量训练时为了提高后蹬效果,一般以杠铃为主,采取提踵、半蹲、深蹲等训练手段进行大负荷力量训练。而塑胶跑道是有弹性的,腿部力量越大,在跑动时重心被反弹的越高,而水平速度并不快,也就是说,塑胶跑道不适合后蹬力量强的直蹬式跑法,应向曲蹬式,加强摆动式的方向发展。这种落后的技术和训练理论阻碍了短跑运动水平的

7、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是产生速度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3.3.3对放松协调技术认识不够放松协调的短跑技术是短跑训练中引起广泛重视的新课题。协调放松能力是指运动员在高速奔跑中,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协调配合,使肌肉收缩和放松能按照短跑技术动作的工作性质协调进行,增加肌肉收缩前的肌纤维长度,特别是放松拮抗肌群,有助于提高肌肉收缩,增加肌涨力,从而增加跑的步频与步长。有资料表明:100米成绩从10秒9提高到10秒,爆发力需要提高20.5%,最大肌力需要提高12.34%,肌肉放松速度须提高21.2%;200米成绩

8、从21秒5提高到21秒,爆发力需要提高11.33%,最大肌力需要提高6.86%,而肌肉放松速度须提高46.32%。这就说明到训练一定阶段后短跑成绩的提高,首先依赖于肌肉协调放松的提高。在训练中,学生就很难做到此点。有的教练要求不到位,只是一味的上力量,而忽视了协调放松技术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队员对“协调放松”认识和理解不够,学生只是在短跑中仰头咬牙,拼命喊叫,试图跑的更快,结果成绩反而更糟。因为他们在拼命跑中,动作紧张,体能消耗大,使步频和步长都受到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