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

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

ID:38051378

大小:8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0

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_第1页
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_第2页
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_第3页
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期的“倭患”知识提要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2.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郑和下西洋的作用:(1)郑和航海的时间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2)郑和下西洋期间,亚非各国也多次派遣使者来到中国。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二、抗倭斗争1.明朝初年实行海禁的原因:明太祖为了抵御海上各种敌对势力对明朝统治的威胁,实行海禁,限制海外贸易,但私人海上贸易禁而不绝

2、,日本等周边国家是主要贸易对象。2.倭寇的组成:由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的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走私贸易,也时常抢劫财物,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3.抗倭斗争的目的:为了保证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全4.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5.主要战役: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等地九战九捷,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6.抗倭斗争最终取得胜利,其作用是: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抵御倭寇,加强海上安全,明代还绘制了沿海地形图,确定了明朝政府的海防范围,其中,东南沿海的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都已包括在内。基础演练1.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A.1402年   B

3、.1405年   C.1417年   D.1421年2.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是()A.北京   B.松江 C.刘家港       D.泉州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出自()A.戚继光   B.俞大猷C.郑和      D.于谦5.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A.山东   B.浙江C.福建          D.广东6.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地方()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

4、岸7.明朝抗倭名将是()A.林则徐B.戚继光C.岳飞D.文天祥8.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9.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因为()A.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B.规模大.航程远.次数多C.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D.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10.阅读图片材料:图片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片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请回答:(1)请列出郑和下西洋及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时间(2)试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人航

5、海的不同之处。(3)有人说,在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背后,体现出中国海上力量的没落和欧洲海上力量的兴起。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这给对我们有何启示?参考答案:1.B 2.C 3.C 4.A 5.B 6.D7.B8.C9.B10.(1)郑和:1405-1433年;迪亚士:1487年;哥伦布:1492年;达伽马:1497-1498年;麦哲伦:1519年。(2)规模:郑和船队庞大,船多人多;哥伦布等人船队很小,船少人少。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扩大明朝的影响,加强海外联系;哥伦布等人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性质: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的义举;

6、而哥伦布等人远航属殖民扩张活动。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3)同意。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经济、社会、军事的发展呈现出颓势,倭患、边患不断。而明朝闭关锁国的国策又束缚了海上贸易的发展,致使中国曾一度领先的造船技术、指南针技术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海上力量落后于欧洲新兴国家。启示略(言之有理即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