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国陶瓷文化

传承中国陶瓷文化

ID:38052274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传承中国陶瓷文化_第1页
传承中国陶瓷文化_第2页
传承中国陶瓷文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传承中国陶瓷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剖析学情传承中国陶瓷文化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我们深深知道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保护中国传统艺术,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而作为一种最具中国特色,有着多种艺术集为一体的陶瓷艺术,它理应在我们小学课堂舞台上散发出更多的光彩。因此,今天我们疑难课例的主题就定位在了中国陶瓷艺术。我们的教材浙美版第四册十六课《花瓶》中就早已出现过瓷器花瓶,通过此课的学习和对书中美化绝伦的花瓶欣赏,学生对此花纹及艺术魅力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而第八册第2页又一次出现了陶瓷文化的欣赏,进一步接触陶瓷并深入研究陶瓷艺术,使学生的知识

2、得以提升。然而我们所做的调查,却反映出很多老师忽略了开学第一课的内容,而我们的学生呢?在老师的影响下,或其它种种原因也往往难以关注到这里。在本次活动之前,我们也对今天即将要上课的城南小学两个班,四年级一班和七班83名同学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陶瓷知识的问卷调查。下面是关于这次的调查问卷相关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积累,和使学生能用语言描述陶瓷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的教学目标,我们制定了六道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1、陶瓷是哪个国家最早发明的?2、中国最好的瓷器,被誉为“瓷都”在哪个地方?3、陶瓷上的花纹有什么讲究?4、陶瓷上的莲花纹样

3、有什么含义?5、中国五大名窑是什么?6、你对中国陶瓷还有多少认识,请简单讲述。经过调查却发现,我们的学生对陶瓷艺术知之甚少。这张就是调查后的统计图表。虽然高达84.3%的同学都知道瓷器是中国最早发明,陶瓷是我们祖国璀璨的文化。但却让人深思不得其解的是陶瓷上最常见的,寓意着连年有余,吉祥如意的莲花纹样,却仅仅只有21.7%的学生能准确地表达出其所包含的寓意。著名的中国“瓷都”景德镇也只有8.4%学生知道。而像中国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更是没有一人能回答出一个来。最后一题对“中国陶瓷有多少认知”,74.7%的学生以

4、“不知道、不清楚”来做答。现实告诉我们,我们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瑰宝----陶瓷艺术的了解是达到了怎样的一种令人尴尬程度。我们的中国陶瓷文化正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现在,我们的学生正需要什么来提升艺术修养呢?我认为:一、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对于文化的兴趣,不仅是受到现实社会环境影响,更是受到对事物认知程度的影响。当一个人对一事物不了解的时候,对其兴趣也无从谈起。只有对该事物了解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感受其文化魅力所在,他们才有可能更深入地去了解它,铭记它。我们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老师----美术教师,肩负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

5、发展的任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很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陶瓷艺术的知识。二、继承热情、吉祥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学生出生和成长于大量西方快餐式文化涌入中国的时代,他们正面临着选择。自古至今,表现喜庆、幸福祥瑞,一直是陶瓷的一个重要的题材和基本的文化特征。悠久的陶瓷品正是通过这样的一种题材表现和文化表达,向我们传达着古老的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不管处于何种时代、何种处境,都要热爱生活,追求幸福、和谐、吉祥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值得我们后人所要深思和继承的,我们的学生也正缺少了这种祖国民族精神思想的认识和感受

6、。因此,在我们小学美术课堂中有必要要学生真正深入接触我们祖国的陶瓷文化,在感慨陶瓷艺术的巧夺天工之时,也对陶瓷艺术的悠久历史、制作过程、艺术内涵、寓意传达等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积淀了他们浓厚的文化底蕴,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本民族的认知感和自豪感。三、感悟陶瓷艺术中的独特之美。陶瓷的美又在于哪里呢?陶瓷艺术不仅是土和水的艺术,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艺术,其优美的形态与人文,展现出一种艺术和文化的和谐之美。陶瓷上自然的纹样图案,与各种器形相互辉映,也体现了装饰纹样与优美形态之间的和谐之美。正因如此,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能在感受

7、陶瓷的造型美、釉色的工艺美的同时,还能感悟到陶瓷艺术中独特的和谐之美,那么,我们才是真正意义上吸取了传统艺术中的精华所在,传承了祖国的陶瓷艺术。今天的疑难课例,我们应学生的需求,开设了两节陶瓷课程,让学生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激起对陶瓷文化的浓厚兴趣。相信,在我们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我们的学生将在以后的艺术学习领域中,做到主动探索,深入感受并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艺术,继承、发扬中国伟大的传统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