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虫害防治一茶蓑蛾

茶树虫害防治一茶蓑蛾

ID:38054643

大小:5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茶树虫害防治一茶蓑蛾_第1页
茶树虫害防治一茶蓑蛾_第2页
茶树虫害防治一茶蓑蛾_第3页
资源描述:

《茶树虫害防治一茶蓑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茶树虫害防治一一茶蓑蛾茶蓑蛾属鳞翅目蓑蛾科。又名袋蛾、布袋虫、逼债蛾。是蓑蛾类中为害最重,分布最广的茶树害虫。分布在安徽,湖南,贵州,江苏,江西,福建,广东等省茶区,发生较多时茶丛叶片被咬食成千仓百孔,受害叶片脱落。严重时将局部叶片全部吃光,仅留秃枝,甚至导致茶树死亡。一、形态特征蓑蛾类体小至中型。雌雄异态。雌成虫和幼虫终生负囊。蓑囊外常有许多排列方式不同的枝梗和叶片,也是我们在茶园识别蓑蛾类害虫的依据。雌成虫不变蛾,像蛆形状,头小,终生生活在蓑囊中。雄成虫是蛾子,体色较暗淡,寿命短,茶园不易发现。●雄蛾体长11一15

2、mm,翅展长达20一30mm。身体和翅膀都是深褐色。雌虫体长12一16mm,蛆状。头小,腹部肥大,褐色。●卵为椭圆型,长约0.8mm,宽0.6mm。乳黄白色。●成长幼虫体长16一26mm。头黄褐色,胸腹部内黄色,背部色泽较暗,胸部背面有褐色纵纹2条,每节纵纹两侧各有褐色斑1个。●雄蛹长11一13mm,咖啡色。雌蛹长14一18mm,咖啡色,蛆状,头小。●茶蓑蛾的护囊纺锤型,枯褐色。成长幼虫的护囊雌的长约30mm,雄的25mm,囊丝质。低龄幼虫护囊外缀连叶屑,枯枝碎片。稍大则有许多短截的小枝梗缀于囊外,平行纵向较整齐排列。

3、二、发生规律与习性茶蓑蛾年发生代数1一2代,各地发生代数各异,信阳茶区1年1代多以3一4龄幼虫(少数老熟幼虫)在悬挂于枝叶上的护囊内越冬。翌年,气温回升到10度左右,开始活动取食,对春茶有所为害。一般在7、8月间为害严重。成虫羽化后次日就可交尾,交尾1一2天后陆续产卵。前2一3天产卵量较多,7一8天内产完。每雌虫平均产卵676粒,最多可产卵3000粒。幼虫多于下午孵化,共6龄,少数7龄。孵化后的幼虫在囊内取食卵壳,然后成批从排泄口涌出来,吐丝下垂,随风飘至附近的茶树上。不久就开始吐丝编织“护囊”,十分钟就建成了。护囊随

4、着虫体腹部增大而扩大并下垂,悬于枝叶下。蓑蛾负囊行走,扩散速度慢。多在黄昏至清晨和阴天取食,晴天中午很少取食,隐蔽于叶背后茶丛间。取食时只头、胸伸出。化蛹、越冬前以及蜕皮前均吐丝密封护囊上口。雌成虫寿命12一15天,雄蛾2一3天。三、防治方法1、人工摘除蓑囊。蓑蛾类虫口比较集中,为害状明显,便于发现和摘除。平时应结合茶园管理和采茶摘除蓑囊。冬季茶园逐行检查摘除。虫口较多,为害严重的茶丛可轻修剪或重修剪,剪下的枝、叶要带出园外烧毁处理。2、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茶园及其附近植树,或设置鸟巢,招引鸟类进园捕食。

5、幼龄幼虫发生时,可喷施1亿孢子的苏云金杆菌菌液。3、药物防治。应尽量减少药剂使用。必须用药时,在3龄前幼虫盛期及时喷药。在非普遍发生的茶园中挑治“发生中心”,喷湿虫囊。可选用2.5%联苯菊酯乳油2000一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300一500倍液,45%马拉硫磷800倍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