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子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

三家子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

ID:38056711

大小:4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24

三家子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_第1页
三家子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_第2页
资源描述:

《三家子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三家子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规范我校教师继续教育考核、验证工作,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个人发展,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结合市教育局及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一、          教师继续教育的合格标准(以学年为单位):学时数教师类型总学时数专业培训学时数校本培训学时数备注见习期教师12060(上岗培训)60其中“专业培训学时数”必须达到要求学时,如当年不满规定学时,也可以近5年累计满180学时计算。高、中级教师723636初级教师422121二、          学时分类情况及计算学时标准:(一)专业培训学时:1、单位领导人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考察活动、

2、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学历培训、岗位培训、专题培训、全员培训等。2、市教育局、教研室、省电教馆等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等。3、指教师接受县级市、区以上教师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级各类职务培训班、专题研讨班、骨干教师研讨班、课程班等。(二)校本培训学时:1、教师参加各片、辅导组和学校组织的理论读书班、专题讲座等业务培训。2、教师参加各片、辅导组和学校组织教学观摩与研讨(即对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进行评课及研讨)按每次3学时折算3、教师参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电教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教学竞赛(含录像课评比)或教学基本功竞赛(如说课、实验操作、课件制作等)的,获凌源市级一、二、三等奖的可

3、分别折算6、4、2学时;获朝阳市级一、二、三等奖的可分别折算12、8、4学时;获省级一、二、三等奖的可分别折算24、16、8学时;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的可分别折算36、24、16学时。4、教师申报并担任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国家级、省级、朝阳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或教育改革实验的课题主持人,可在课题完成当年折算20学时;在以上课题组中担任主要研究人员或担任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或教育改革实验主持人的,可在课题完成当年折算12学时;在市级课题中担任主要研究人员的,可在课题完成当年折算6学时。5、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发表或获奖,每篇学时折算如下:级别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折合学时数3468同一

4、论文不可重复折算学时。6、教师编写教育类正式出版教材、专著的,按每章6学时计算。7、教师平时上完课后的“教学反思”、“心得体会”,满20篇计5学时,不满则不计。8、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政治学习等,学时数由相关处室检查有关记录后按实际情况统计。注:1、上述各学时类型中,凡办班单位明确规定学时数的,按实际数计算,未明确的按每天6学时计算。2、年龄偏大的教师(男50周岁以上,女45周岁以上)因参加校外专业培训的继续教育机会不多,继续教育可以校本培训为主。3、有特殊情况,如产假等原因不能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的在职教师,经个人申请、学校核准和市教育局同意,可暂缓继续教育验证。三、       

5、   负责继续教育登记验审的人员、部门及相关职责:1、各教研组长:将平时组内老师的公开课、听课评课研讨、课题研究、基本功竞赛、教后感、心得体会等情况登记在教研手册上,并核出相应的学时数。每学期初下发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卡,期末将登记卡收齐,并与老师核对登记内容,查漏补缺。协助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最终的审核工作。2、教导处:将外派老师学习、学历进修、培训、听课评课研讨、基本功竞赛、论文、课题等情况登记在册,期末会同校长办公室、教研组长共同做好继续教育登记卡的审核工作。3、校长办公室:将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各类专项培训考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职称计算机等)、远程非学历培训等登记在册,会同教导处

6、、教研组长共同做好继续教育登记卡的审核工作。4、校长办公室会同教导处做好教师继续教育情况电脑登记汇总及《继续教育证书》的统一填写工作,最后由校长办公室统一盖校章送验并将结果公布。四、          继续教育验证结果的使用继续教育验证合格与否,将作为年终考核及其它评优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遴选骨干教师必备的条件。未能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学校应督促其参加培训并完成教师继续教育任务。三家子中学201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