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后未予控制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

放射治疗后未予控制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

ID:38056857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放射治疗后未予控制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_第1页
放射治疗后未予控制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_第2页
放射治疗后未予控制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_第3页
放射治疗后未予控制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_第4页
放射治疗后未予控制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射治疗后未予控制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放射治疗后未予控制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年第11期第34卷论著摘要作者:张美琴 蔡树模 王香娥单位:200032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妇科  与宫颈癌放射治疗(放疗)效果有关的临床及病理因素,主要包括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及肿瘤大小等。而单纯分析宫颈癌放疗后肿瘤局部未予控制(未控)的高危因素的报道不多。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宫颈癌放疗后治愈和未控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因素,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1984年3月至1986年12月,我院收治的

2、临床分期为IIb~IIIb期宫颈鳞癌患者共213例,有完整的资料,且首次活检在我院进行。其中治愈141例(治愈组),平均年龄56岁(31~77岁);未控72例(未控组),平均年龄56岁(31~73岁)。从患者开始治疗起,随访至1996年7月31日(为患者死亡或末次门诊日期)。  2.临床治愈及未控标准:宫颈癌放疗后随访5年仍无瘤生存者为治愈;宫颈癌放疗后6个月宫颈局部仍有肿瘤残留为未控。  3.放疗方法:后装治疗与盆腔放射相结合:(1)后装治疗:采用日本Ralstron60 Co治疗机,其中宫腔管每次A

3、点剂量为5Gy,每周1次,共5周;阴道球每次A点剂量为5Gy,每周1次,共5周。宫腔管和阴道球放疗交替使用,每周各1次。(2)60Co盆腔外放射,其中宫颈癌II期,每次B点剂量为1.8Gy,每周5次,共5周;宫颈癌III期,每次B点剂量为1.8Gy,每周5次,共6周。  4.统计学分析:应用Statistica软件包分析资料。采用χ2检验以及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的方法。  二、结果  1.治愈组和未控组的临床及病理因素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12g/L者,未控组占34.7%(25/72),治愈组占21.3%

4、(30/1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分期III期者未控组占51.4%(37/72),治愈组占30.5%(43/1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分级3级者未控组占20.8%(15/72),治愈组占5.7%(8/141),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肿瘤直径≥4cm者未控组占56.9%(41/72),治愈组占36.9%(52/141),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2.各种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单因素分析表明,血红蛋白、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

5、瘤直径是影响生存的因素,见表1。血红蛋白<12g/L和≥12g/L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经log-rank检验);临床分期II期和III期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病理分级1、2、3级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以及肿瘤直径<4cm和≥4cm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直径(P<0.05)和病理分级(P<0.01)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临床分期(P<0.05)和血红蛋白(P<0.05)不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三、

6、讨论  临床分期IIb~III期宫颈癌的治疗以放疗为主,但疗效仍不满意。肿瘤对放射线抗拒导致肿瘤局部未控和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复发也是由于放疗后宫颈深部癌细胞未被消灭所致。因此,有必要研究宫颈癌未控的高危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  长期以来,临床分期及病理因素是评估预后的金指标,临床分期是重要的预后参数,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已被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1-3]。本研究临床IIb期和II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但多因素分析,临床分期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此可能与本

7、研究病例的选择有关,即仅将IIb~III期的治愈和未控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表1 子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5年和10年生存率单因素分析类别  生存5年生存10年百分率(%)P值百分率(%)P值年龄(岁) ≤4971.8 63.1 50~5966.9>0.0560.3>0.05 ≥6076.9 68.2血红蛋白(g/L) <1259.1<0.0545.1<0.01 ≥1276.3 72.8临床分期 IIb期77.9<0.0173.8<0.01 III期60.2 50.2病理分级 1级84.0 73.3 2级71.

8、3>0.0565.8>0.05 3级38.9<0.0126.2<0.01肿瘤直径(cm) <480.1<0.0174.2<0.01 ≥461.3 55.1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仅根据临床分期并不能准确预测预后,肿瘤大小也是一重要的影响预后的因素[1-3]。本研究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表明,肿瘤大小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存率。1995年,FIGO已根据肿瘤大小(直径<4cm或≥4cm)将Ib期分为Ib1期和Ib2期。已有学者提出,应将肿瘤大小纳入I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