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面妆

唐代女子面妆

ID:38057579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唐代女子面妆_第1页
唐代女子面妆_第2页
唐代女子面妆_第3页
资源描述:

《唐代女子面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唐代女子面妆化妆,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话题。但人们却往往对其疏于研究,不能通过这美丽的包装,看到其所蕴含着的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时代精神风貌。下面我想就唐代女子的面妆,来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女子面妆在唐代紧扣时代的脉搏,变现出式样繁多,变化多端,普及面广的特点。唐诗中说:“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上有所好,下必甚之的社会风气,反映了唐统治者提倡和百姓对面妆的喜爱和重视程度。那么,红极一时的汤大女子面妆究竟如何呢?唐人面妆的第一个步骤是敷面,唐人喜欢用很厚的粉从额头一直敷到脖颈,使肤白如雪,并以此为美,敷面之后便用手晕了胭脂涂在两颊,称为抹红了

2、;下来是点唇,是用胭脂点个樱桃大小的红唇;然后是熏眉,自古以来,无论中外,对眉的修饰都是从不马虎的,唐代女子眉式的变化表现出几个明显的阶段性。初唐眉式宽阔且长,这种眉式,在永泰公主墓的石椁线刻画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盛唐早期妇女中流行细长眉,《长恨歌》中写唐玄宗想起“芙蓉如画柳如眉”的杨贵妃时,不禁泪如雨下;盛唐后期细长眉已不时髦,让位给了短阔眉,这种眉式我们在周肪《簪花仕女图》中可以看到,其形饱满丰富如蝴蝶的翅膀。除此之外,啼眉、小山眉等流行一时的眉式不下15种之多。人常说:“眉目传情”,因眉目在实际生活中具有传递思想,交流情感的特殊能力,而深为人们所喜爱。除以上介

3、绍几种面妆方式外,唐人还采用了一种较独特的化妆方式,称为妆靥。这种特殊的化妆方式,今天妇女已不采用,但唐代女子面妆时却必不可少。妆靥包括花钿,额黄和面靥,仕女脸上的片片梅花就是花钿,它是一中可粘贴在脸上的薄型饰物。而那种以黄色涂饰额部的妆饰称额黄,用红色点染靥窝的妆饰称面靥。经过敷面、抹红、点唇、黛眉、妆靥,我们随唐代妇女走过了一个美的历程,一个粉面朱唇,黛眉巧目,千般妖娆,万般妩媚的唐代美女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纵观历史,我们发现,人们在某一时期的妆扮,要受较审美意识复杂得多的各种社会观念的影响。唐代女子面妆虽则有其奢华腐朽的一面,但面妆的流行,对于封建等级制度和

4、等级观念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它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更替,风尚的变迁和时代的风貌,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内涵。当我们捧抚着半迫人简陋的贝串时,感到了蛮荒时代雄浑中的一股文明清风;我们能从历代后妃命妇的服饰制度上感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也能从汉、唐以来“啼妆”、“愁眉”的流行中,体味出“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的封建社会意识;盛唐时期的女子面妆,何其张扬,何其艳丽,映衬出一个蒸蒸国势,嚣嚣气焰的唐王朝。而安史之乱后,女子着“愁眉妆”、“抛家髻”,似乎连年战祸、国破家亡的社会悲剧的生动写照。我们在对唐代女子面妆的研究中,还呼吸到一股异

5、域文化的芬芳,那是项饰的璎珞和涂黄的“佛面”;我们看到,唐代浓妆艳抹,着男装,穿胡服,策马驰骋的风姿,饱含着对生活的自信和对自由的追求;我们甚至于在对面妆的研究中,获得一些判断出土文物年代的可贵资料,我们在学习唐代女子面妆的同时,感受到心灵的碰撞……面妆,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它古老而又年轻,它正透过历史的重帷,四处回荡,清音袅袅,无尽无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