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的理念与实践开题报告

论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的理念与实践开题报告

ID:38063123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8

论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的理念与实践开题报告_第1页
论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的理念与实践开题报告_第2页
论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的理念与实践开题报告_第3页
论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的理念与实践开题报告_第4页
论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的理念与实践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的理念与实践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刘臻所在院系音乐学院所在班级1205指导教师张金栋学生学号2012108010505专业方向音乐与舞蹈学开题时间2015年12月25日导师职称讲师论文题目论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的理念与实践文献综述:卿泽在《中国声乐作品的力度形态与风格之联系初探》中表示,自19世纪中叶出现了音乐剧后,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完美的音乐时代气息与浓厚的娱乐性结合,深受观众的爱戴,并逐步形成了较为主流的流行文化现象。音乐剧给现代和当代音乐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音乐剧的演变和音乐应用与时俱进、更新迭代,每个阶段都呈现出强烈的音乐风格和不同的演唱方式。16世纪末,意大

2、利歌手倪卡琪提出“美声唱法”,使得在威尼斯,那坡利等不同的音乐学校逐渐形成了以美声唱法为主的歌剧,成为意大利欧洲歌剧小镇。17世纪,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其音乐学校中对学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美声唱法为主。其实音乐剧的唱法五花八门,没有一定之规,从录像或舞台演出和听到的录音来看,大多剧目(如《演艺船》、《俄克拉荷马》、《音乐之声》、《窈窕淑女》等)都采用了有一定美声基础、又以流行歌曲演唱风格为主的唱法。如《波吉与贝斯》和《歌剧魅影》等,是以主要以美声唱法来完成整部歌剧的表现,如果换为其他的演唱方式,不一定能将全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歌剧的内容展现出来。薛静在《声乐学习中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重要性》中表示

3、,在《西区故事》一部音乐剧中,全剧由美声唱法为主,加以现代的唱法,将美声唱法与现代唱法良好的进行了结合,既有美声唱法的独立表现,也表现出现代唱法的合理运用。许多歌剧和音乐剧的表演中,都不乏运用到美声唱法,虽然美声唱法已经被大多数现代音乐剧表演者有所忽视,但是就其音乐的表现力和张力看来,美声唱法还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作用和地位。在欧洲的音乐剧表演中,美声唱法主要是用来表达人物的性格和音乐剧的内容,并未一般唱法和现代唱法所能取代和代替的。欧美绝大多数的音乐剧歌唱演员至少都进过教堂唱诗班,即使是摇滚歌唱演员,其早期也都接受过系统的美声唱法训练,他们的演唱始终保留着美声唱法的观念,他们声音丰满、位置较

4、高、气息充沛、音准上乘。付红艳在《试论京剧演唱对诠释中国声乐作品的作用》中表示,从中国改革开放开始,时至今日,中国音乐作品发展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在流行音乐的音乐人才也是开始渐渐地冒出,使得中国音乐作品的队伍逐步的壮大,队伍人员的素养也逐步提高。从模仿国外的经典音乐,到自弹自唱,到现在可以创造出流传于世界的音乐,中国音乐作品的发展路途可谓是一波三折,其中也留下了无数个令人难忘的名字,和令人回味无穷的经典歌曲。然而,中国音乐作品并未停下了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融合了中国古典文化以及民族文化,有些更是融入了国外音乐的气息,使得中国音乐作品越来越被世界所接受,国人所青睐。因此,中国音乐作

5、品的唱作方式和创造过程也被更多的音乐演唱者和制作者所注重,流行音乐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张天慧,李巧伟在《探究美声唱法在中国声乐作品教学与演唱中的咬字问题》中表示,《讴曲旨要》文有说“腔平字侧莫参商,先须道字后还腔,字少声多难过去,助以余音始绕梁”。元代燕南芝庵所著的《唱论》中对于字、腔有着很明确的要求,如“字真、句笃、依腔、贴调”、“声要圆熟,腔要彻满”。南宋陈元靓撰写的《事林广记》中也提到“切韵先须辨四声,五音六律并兼行,难呼语气皆名浊,易纽言词尽属清”等等。通过很多古代文件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艺术,如戏曲、说唱等,对于字与腔的要求不仅是明确的,非常严格的,还是很敏感的。先把握住字

6、,而后行腔,最终达到“字正腔圆”的境界。这种歌唱方法及其所追求的境界,今天仍旧在民间散发着浓厚的中国传统艺术气息。“以字行腔”的歌唱方法也在这股传统艺术的气息的传承中扮演着钥匙的角色。牛月莹在《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地方民族作品时如何保持原作的风格研究》中表示,“以腔行字”这一观点是继应尚能先生的观点之后,在1997年由肖黎声先生提出,“字腔之争”由此爆发。 建立一个美声唱法的中国学派”为根本,首先“解决好‘学习美声唱法咬中国字难’的问题”。通过对美声唱法和中国戏剧与民族唱法的不用艺术规格及审美标准的比较,提出“我们若完全以中国戏剧与民族唱法的咬字发生技法‘行’美声唱法的‘腔’,则是难以达到美声

7、规格,如果我们坚持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机械地强调中国汉字的发音规律,照搬民族唱法的咬字原则和方法去‘行’美声唱法的‘腔’,坚持‘以字行腔’,结果只能是背离美声唱法”,因此要进行“美声唱法中国学派的训练,则由于美声唱法的特定艺术规格及行腔方法所决定,必须使中国汉字咬字发音方法做相应改变,以至形成一定意义上的‘腔领字行、字随腔走’,所以应该叫做‘以腔行字’法”。 开题报告(正文):选题背景:歌唱是一门通过人声、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