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出教学设计

日 出教学设计

ID:38067371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日 出教学设计_第1页
日 出教学设计_第2页
日 出教学设计_第3页
日 出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日 出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日出教学设计成武二中马春彦 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观察日出所产生的不同感受。2.学习文章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写法。3.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自然之美,体会日出的象征意义。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作者如何借助衬托、对比等写法,表现壮观和瑰丽的日出。难点:日出的象征意义。三、教学时数2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观察过日出吗?能否描述一下?学生举手描述今天我们来阅读欣赏刘白羽的《日出》,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和描写日出的。(二)学习新课让孩子挑选他们喜欢的段落来朗读(可集体读,也可分组或一个一个轮流),并谈谈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1、

2、讨论:作者的描写跟刚才你们的描述是不是完全一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关于日出、特别是色彩方面的新词句有哪些呢?引导学生注意本文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以及采用修辞产生的效果等。(1)细致写出日出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天空呈现的色彩变化。如:清冷的淡蓝色  黑沉沉  红带  红海  暗红色的光 黑色无边 磁蓝色 墨蓝色  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  红得透亮,闪着金光  更红更亮的小片 晶光耀眼 整个世界大放光明(2)采用比喻产生的表达效果。如: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

3、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问:海涅的这组句子中,“一片白浪的海”“洪水泛滥”到底写的是什么?——写的是云海和它的状貌。作者实际是站在布罗肯高峰上,他说“群山像是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像是”,“使人以为”就是说并不是真的,“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山峰的大部是被云海所遮蔽,给人造成了错觉。这里用了借喻的手法,写出晨曦微明中从高峰远望,云海茫茫给人的印象。提示:如果直接写“云海”,因为常见,就很难给读者新鲜的冲击力,而作者这么一写,就把他那份独特的感受,细腻而生动地推到读者眼前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

4、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上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问: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诞生过婴儿的母亲”来比喻整个宇宙?这个比喻与后面的议论有什么关系?——与文章所表达的歌颂祖国的主旨相关,因而对后面以议论抒情的方式来歌颂新中国起到铺垫的作用。写作年代是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9年,全国正处于政治理想的激情中,作者亦同。提示:比喻是散文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目的是使表达的事物生动形象。但是,用什么来比喻是有讲究的。使用比喻,要注意在感情上,语言风格上的一致性。(三)布置作业:1、本文重点字词练习

5、:解释词义,完成加点的字的注音写字。萧瑟 绯红 拂拂 无羁 簇拥 瑰丽 黛色2、背诵最后一段。第二课时朗读并分析最后一段。1、师:上节课我们好像在探讨“怎么写好景物”,谁能告诉我,到底要怎样才能写好景物呢?——细致地观察;细致准确生动地描写;采用恰当的修辞;前后描写的一致性和整体性2、师:但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想让大家来帮我解决。你看: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作者采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把云层形容为主动让开的“急流”,这是云层的实际状态,还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呢?还有: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

6、拥出一轮朝日。“肃穆的欢悦”是太阳自身的状态,还是作者主观的感受?——事实上,本文许多句子都是这样。要写好景物,除了准确细致地观察和描写以外,一定还要有本人心灵的加入。才能够写出与众不同的那份感受,才能让文字活起来。(板书)古人说:“以情观山,则情满于山”,不论观什么,都应如此。我们今天讲的,可以说是“以情观天,则情满于天”吧。3、师:老师还有问题,本文不是写日出吗?可是你们翻翻,全文作者直接写日出的感受的篇幅有多大?——才五分之二!另有五分之一的篇幅是引用别人文章,还有五分之二左右是写自己在印度和黄山两个地方没看成日出。(板书)4、师:把这么多的文字花在这些方面是不是跑题了?

7、——不是跑题。这样写使文章的表达丰富了。用别人所经历的日出来烘托自己经历的日出,用自己两次特意等待日出却终竟失望,来蓄势反衬出这次飞机上看到的日出,显出此次观赏的弥足珍贵。这样的写法也是散文常见的写法,我们常说的“形散神不散”。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写文章时不要为了“形散”,而没有主题地随意乱侃,或虽有主题,却没有按照主题来选择和组织材料,那样都会使文章杂乱无章,不知所云。5、师:作者在最后说道,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景象。那么作者想在表达什么?作者在抒情在议论,,同时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