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会销方案

保健品会销方案

ID:38067385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保健品会销方案_第1页
保健品会销方案_第2页
保健品会销方案_第3页
保健品会销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保健品会销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保健品会销方案老人被忽悠高价购买保健品的新闻屡见不鲜。统计显示,近两年市级食品药监部门查获保健食品违法案件5起,没收违法所得共23973.6元,罚款共149730元。面对保健品骗局,老人为何频频中招?近期,食品药品稽查支队执法人员进行卧底调查,揭秘保健品“会销”套路。会销5天全是“套路”经济独立老人成“唐僧肉”据卧底调查的执法人员介绍,“会销”常常锁定中老年人,尤其以经济独立、空巢老人为主。其采用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健康知识讲座、新医疗科技及免费体验产品宣传、国家关于健康的相关政策的宣讲与解读等。从卧底情况看,“会销”一般有3到5天的运作流程,分为前期宣传、举行讲座、出产

2、品、客户后期维护(“家访”或给老人“送温暖”)等阶段。前期宣传会选定片区,在人流量较集中的地方选择上下班(买菜高峰)时段,对独行的老人发传单或通过心理攻势确定和开发目标客户。其中重点强调“响应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参会还可免费领(选)取礼品”。组织者分角色“洗脑”老年人被联手“忽悠”进入讲座阶段,一般会租用小区或酒店会议室,以1到2小时为限进行“洗脑”。“只要成为我们的会员,或带来其他老年朋友,就可入会,享受超低价日常生活物品。”执法人员发现,头一两天,组织者主要介绍其经营的米、面、调味品等日常生活物品物美价廉,以此与老人拉家常,工作人员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老人嘘

3、寒问暖展开亲情攻势,掌握老人的基本情况,并发放“礼品”。之后两三天,“会销”进入正题,组织者向老人讲解常见疾病及其危害性、致命性等。再由“专家”组织免费或超低折扣为大家“公益体检”,并逐一分析病症,隐晦地介绍其推销的产品能防病、治病,进行“洗脑”。期间,工作人员还会介绍其企业,增加“会销”公信力以及产品权威性。“会销”的重磅戏,即组织者邀请到“老顾客”声泪俱下讲述自身遭遇,例如因病造成的痛苦、家里巨大的医疗花费等,“用了这种特效保健品后,我就康复了,与医院的花销相比微不足道。”“老顾客”的出场让在场老人感同身受,一经煽动,老人们试用产品也会受到“震撼”。除了普通工作人员

4、以外,“会销”还有一类人员依据专家分析“权威性”地推荐产品和制定剂量,他们被称为“红爷”。当老人购买产品时,工作人员会帮腔,向“红爷”砍价,比如,“阿姨家里不宽裕,可不可以打点折扣”或是“阿姨买了那么多,可不可以再送点”。工作人员帮老人“说好话”的同时,也是向“红爷”传达老人的家庭情况、经济能力,以便“红爷”度身定制订单,提高订单的成功率。第三四天,便是出产品。出产品当天一般不当场收取现金。产品和会场是分离的,有多少人要买,组织者才带多少产品到现场。这是为逃避部门打击。其余时间就是收尾款,称为“客户后期维护或“家访”。工作人员趁老人独自在家时前去“送温暖”,指导老人使用

5、和服用产品,达到后期追单的目的。保健品疗效神奇?实为普通食品或假冒伪劣据执法人员介绍,所谓“神奇疗效”的保健食品其实就是普通食品,甚至部分为假冒伪劣,根本不能治病或防癌。总结起来,保健品骗局主要有5大特点:打着“专家”“教授”旗号为老人免费看病;利用免费健康讲座设骗局;活动一般安排在工作日,阻止年轻人参与;打实验牌,增加可信度;老人对保健品流露出一点兴趣,就会不断收到外地寄来的产品介绍及无休无止的推销电话。执法人员提示,无论任何宣传有治疗作用的保健食品都是一种欺骗。若购买保健品消费者要注意索要正规发票,标明保健食品名称、品牌和价格,一旦权益受损以此可作为投诉依据,向12

6、331举报投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