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个世纪的新辉煌

跨越半个世纪的新辉煌

ID:38072403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跨越半个世纪的新辉煌_第1页
跨越半个世纪的新辉煌_第2页
跨越半个世纪的新辉煌_第3页
跨越半个世纪的新辉煌_第4页
资源描述:

《跨越半个世纪的新辉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跨越半个世纪的新辉煌——写在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之际2010年12月11日10:22:5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1版新华社记者董峻、王立彬、张辛欣  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水旱灾害频发,土地、水资源紧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各种不利因素日益考验着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  2010年12月。中国向世界宣布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在世界粮食生产史上书写了崭新的一页。  事非经过不知难,“七连增”为国家的发展、和谐、稳定奠定了新的坚实基础  “七连增”是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第一次,标志着中国粮食生产登上一个持续稳定的新台阶。  如果以年份为横轴、产量为纵轴,

2、我们会发现,从2004年到2010年这七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划出了一道优美的上扬弧线——  2004年,46947万吨,增产9.0%。  2005年,48401万吨,增产3.1%。  2006年,49746万吨,增产2.8%。  2007年,50150万吨,增产0.7%。  2008年,52850万吨,增产5.4%。  2009年,53082万吨,增产0.4%。  2010年,54641万吨,增产2.9%。  七年,七个坚实的脚印;  七年,七个沉甸甸的丰收。  七年中,从高温干旱到洪灾泥石流,从国际粮价波动到种粮成本飙升,我们经历风雨——  2010年初,西南5省份发生百年不遇特大干旱,

3、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1亿亩;4  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粮食主产省份遭遇大范围、长时间的低温寡照;  夏季,多数省份遭受洪涝灾害,111条河流发生超历史的特大洪水……  七年中,从取消税负到大幅增加投入,从推广良种到建设大型商品粮基地,我们稳步前行——  2004年,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量超过2000亿元;2010年,中央财政在年初预算安排“三农”支出8183亿元的基础上,又追加支农资金投入100多亿元;  2010年,在粮食生产的紧要关头,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相继出台冬小麦弱苗施肥补助等政策措施,力度之大、针对性之强前所未有;  2004年到2009年,全国新增农田灌溉面积670

4、0万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了耕地产出能力。  7年来,7个中央一号文件,始终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粮食生产能力成为始终不渝的追求。  2007年,中国提前实现“十一五”制订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的目标。自此,连续4年全国粮食总产稳定在了这个标准之上。  近年来,面对不断发展的城镇化、工业化,面对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出现了粮食危机。但中国出现的完全是另外一幅图景——  粮食播种面积连续3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的资源保障正在巩固;  2010年粮食平均亩产比2003年提高40公斤,表明科技支撑能力有新的提高

5、;  2010年有效灌溉面积比2003年增加7600多万亩,表明抗御风险能力有所增强;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2003年提高19.5个百分点,表明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  “这是一个标志,意味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水平。”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连年丰收,为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稳定物价总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始终突出“重中之重”,把粮食生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是实现“七连增”的根本原因  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4

6、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势头。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七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尽管每年的文件主题各有不同,但一以贯之的是明确提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手减免农业税收、一手直接补贴农民等措施,效果立竿见影,当年增产粮食775亿斤,成为中国历史上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对那一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记忆犹新。  七个“

7、一号文件”——粮食“七连增”,是巧合,更是必然。  实现“七连增”,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自觉运用到“三农”工作的重要成果,是国家不断调整城乡关系、不断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的必然结果。  七年间,我国逐步探索出一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加法”、“减法”、“乘法”的组合拳:  做足“加法”——建立对农民种粮补贴制度,实行“四补贴”,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1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45亿元。对产粮大县进行财政奖励,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