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进司法公信力

如何增进司法公信力

ID:38079086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如何增进司法公信力_第1页
如何增进司法公信力_第2页
如何增进司法公信力_第3页
如何增进司法公信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增进司法公信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增进司法公信力  今年五月份以来,连续出现了若干起普通事件演化为全国关注的舆情事件的事例。一是湖州女副市长因家庭纠纷跳楼自尽,网上对其的猜测和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二是杭州胡斌的飙车撞人事故,网上高度放大其“富二代”、豪华车、没人性的一面,对其系过失犯罪这一基本性质几乎都忽略了,网上一片舆论几乎欲杀之而后快。对按正常程序在处理事故的杭州交警也非议不断。三是深圳机场女清洁工梁丽涉嫌盗窃旅客巨额金首饰被抓获案,尽管警方已经开发布会公布其盗窃故意证据确凿,网民在没有弄清是故意盗窃还是拾得物侵占之时,就断定其是无辜的,甚至违反法律规定认为当地警方应当放人。四是湖北巴东县邓玉

2、娇在娱乐城用刀杀死镇政府招商办主任邓贵大案,网民在没有到过现场、当地警方没有侦查结论之前,断定被杀者是贪官、淫棍,邓是正当防卫、当代烈女,连公安机关要为邓作有无忧郁症鉴定这一有利于邓的行为,也被斥为“无耻”。  《上海商报》5月16日社评尖锐地指出:杭州的飙车撞人案、女清洁工梁丽涉嫌盗窃案,舆论的态度截然相反:对于撞人的飙车青年胡斌,虽系过失犯罪,许多人认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对于梁丽,虽然是故意占有他人财物甚至是盗窃,且涉案金额巨大,人们仍然坚信她是无辜的。其分野,实际就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体现了一种浓厚的仇富、仇官心态。社评还指出,两种声音所体现的问题

3、意识是一样的,这就是对公检法部门能否依法公正办案表示不信任。  仇官、仇富、不相信司法机关能够公正行事,是近年愈演愈烈的一种社会情绪。这种情绪无论对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稳定政治、经济秩序,都是非常有害的。如果这只是个别网民的情绪,可以归结为个人因素。如果是一种普遍的、长期的、已经形成固有定势的情绪,那么这个问题的根源绝不是个人,而是因为体制、思维方式、治理结构出了问题。4  概而言之,以下的一些事实引发并不断加剧了社会对当前司法的不信任:一是“周老虎”、“躲猫猫”、“大学顶替门”等当地公权机关想掩盖或不重视的事件,经过网民监督轰炸确实起了作用,促进了真相的查明;二是官

4、员腐败越来越多,一起诉百分之百被判有罪、百分之百有情人、百分之百“教训深刻”,固化了“无官不贪”的社会认识;三是司法腐败案件的频发。四是很多问题久而未决。这些问题已经存在多年,也一直试图解决,但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在加剧。  那么,如何增进司法公信力?我们现在的国家司法机器是高效的、有效能的。是不是做到这一点就够了?我觉得远远不够。高效的司法机器固然重要,但软实力,即要让全体人民从内心感觉到、并认可国家司法的公正、权威、可信,才是关键的。那么,应当从何处着手去增进司法公信力?  第一,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的思路,已经有很多的设想,但如果不加快推进,如果不赋

5、予法院最后裁决的权力,国家司法的权威就建立不起来,什么矛盾都会集中到政府身上累积起来,而不可能通过司法判决的终局性完全释放掉。  第二,树立法治的权威。虽然全民普法已经20多年了,“依法治国”也已经作为治国方略,但中国社会的法律信仰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百姓相信权力、相信上访、相信哀求、相信清官的传统观念,还是根深蒂固。中国社会中权力实际上的无所不在,也在强化这种社会意识。百姓用一二年时间找法院诉讼解决不了的问题,领导一句话县委书记就会在第二天把钱送上门来。法院判了四五次已经定案的案件,一个领导的批示就能够完全重新来过。这些现象使中国百姓有事不是去找律师解释规则(法律)

6、,而是去找权力(一级一级找,直到找到他们认为能够满足自己诉求的“清官”)。久而久之,法院就成了缺乏公信力和终局权威的机构。  第三,确立法律的稳定效能。“依法治国”、“有法必依”4,必然要牺牲一时一地的变通和通融,绝对不能把社会情绪作为法院判案的标准。我国司法改革之所以踌躇不前,这个法理原则没有搞明白是主要原因。表面上好象很有群众观点、很尊重群众、根据民情不断修正司法行为,实际上破坏了一个国家长期恒定的法律标准。真正损害的是百姓的法律信仰和国家的法治秩序,最终受害的还是人民。因为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稳。以尊重民意的良好愿望始,以损害人民的结果终。这一哲理内涵,现在都被

7、短期行为观念掩盖着。公捕大会、游街示众、运动式司法今年来在各省死灰复燃,公然无视我国《刑法》已经规定的“无罪推定”、“罪刑法定”、“法院判决后才能确定有罪”的法律原则,证明了这种习惯思维的根深蒂固。  第四,改革法官的产生方式。法官为什么会出问题?原因很简单,我们是一直在选听话的人当法官、而不是把正直正派当作首要标准。“听话”和“正直”本身是矛盾的。因为司法的公正性,就在于他的公开审判查明真相、适用早已既定的法律。要选择能够“舍身护法”的人去当法官,一个国家才会有稳定的法制秩序。以听话作为法官标准,只能选出一群执行权力的公务员,而不可能建立一支守护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