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

ID:38093786

大小:1.20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6-06

《中国建筑史_第1页
《中国建筑史_第2页
《中国建筑史_第3页
《中国建筑史_第4页
《中国建筑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0.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主要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的榫卯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房屋。1、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落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2、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是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的牛河梁女神庙。3、我国现存最早的宫殿遗址是商代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4、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是我国现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日字型)实例,也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影壁实例;5、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贡献

2、就是瓦的发明,严格的等级制度周制——“三朝五门”6、春秋时期建筑特点:“高台榭、美宫室”,开始始修长城,代表人物:鲁班7、战国时成书的《周礼.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记载周代都城制度。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8、汉朝,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悬山和庑殿顶普遍使用,出现了歇山等屋顶式样。此时斗拱已普遍使用,但形式很不统一。砖、瓦被大量、普遍使用。9、汉代帝王陵制,用栢木断类成的墓室,栢木心为黄色,木断头皆朝内,故称黄肠题凑:。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

3、在汉朝称(闾里),在唐朝称(里坊)。三国,两晋、南北朝:10、三国时期,中国第一座轮廓方正的都城有中轴线,有明确的分区是:河北临章县邺城,11、佛寺、佛塔及石窟寺的出现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筑最大的成就12、我国现存地面之上真正的建筑遗存中最早的一座,建于北魏,是一座15层的密檐式塔,是河南登封嵩山嵩岳寺塔。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两晋的开始兴起,到宋代有了较大的发展。隋、唐:13.隋代最突出的建筑成就就是新建一座都城—大兴城,其设计人隋匠宇文恺、高颎。14、隋代,河北赵县安济桥[李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15、我国最早的一

4、座木构建筑是唐朝(建于公元782年)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16、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北魏)朝的(永宁)寺,现存元朝以前最大的佛殿。也是我国最大质量最好的木构是晚唐(建于公元857年)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殿的平面采用了“金厢斗底槽”。(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宋代:17、中国城市面貌在宋代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市的里坊制被突破,拆除坊墙,临街设肆,沿街建房,形成开放城市。18、宋代的塔,我国古代最高的砖石塔,是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84米;第一座琉璃面砖塔:河南开封祐国寺塔,俗称铁塔;现存最高石塔:福建开元寺双石塔。我国的古代佛塔一般可

5、分为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几种基本类型。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以佛塔为主的佛寺和佛殿为主的佛寺的两大类型。19、宋朝宫殿的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殿。20、《营造法式》[宋]李诫——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辽代:遗留至今的两处最著名的建筑: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和观音阁(公元984年),21、独乐寺观音阁是辽代的楼阁建筑,上下柱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22、现存最大的木构楼阁的精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木塔,还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木塔。是辽代(公元1056年——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名应县木塔金代

6、:23、金代建筑,减柱造、移柱造之风盛行,被认为“制度不经”,例子,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元代,明代:24、元代最突出的建筑成就就是新建一座都城——元大都,25、元代建筑的代表作:山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正殿。山西芮城道观寺永乐宫元初建筑,内中壁画著称;26、明代,砌砖技术的大发展,出现了完全不用木料,以砖拱券为结构的无梁殿,最著名的一处无梁殿是南京灵谷寺的无量殿27、我国最完整的一部园林专著,记述了明代造园的理论与水平。是《园治》;作者是计成。清代:清代在建筑上的最突出成就表现在皇家苑囿上。北京西郊所建的三山五园,和在承德所建的避暑山庄“外八庙”都达

7、到了很高的水平。28.北京故宫前三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是: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29.清代彩画主要有:和玺、旋子、苏式三种类型。30.我国古代园林分为皇家苑囿和私家园林两大类。31.我国现存最大的坛庙是天坛,建于明代。宋式,清式作法:32.中国古代建筑在外观上分台基、屋身、屋顶三大部分屋顶的形式有:庑殿、歇山、悬山、重檐、赞尖、单坡、双坡、平顶、硬山、风火山墙、囤顶、穹顶等。33.斗拱是由斗、拱、昂、翘、升五大部分组成。34.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中国木构体系模数,在宋代采用“材”、“契”

8、,清代采用斗口。35.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了《工程做法则例》,改宋式的以“材”、“契”为模数的方法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