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升学试题3

对口升学试题3

ID:38094635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对口升学试题3_第1页
对口升学试题3_第2页
对口升学试题3_第3页
对口升学试题3_第4页
对口升学试题3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口升学试题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5年河北省对口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05年河北省对口升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滑稽(jī)  迂(yū)回眩(xuàn)晕蹊跷(qiāo)B.账簿(bù)珐(fă)琅毗(pí)邻邂逅(hòu)C.萎靡(mǐ)作(zuò)揖剽(biāo)悍桎梏(gù)D.恫吓(hè)蜷(quán)曲滂(páng)沱倜傥(tăng)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耳濡目染俯首帖耳走头无路功亏一篑B.必恭必敬邪门歪道一视同人利令

2、智昏C.笑容可鞠曲高和寡开诚布公仗义直言D.战战兢兢向偶而泣滥竽充数无动于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王老师处心积虑地为每个人设计了自学方案。B.我们登上东山,极目远眺,沧海桑田,尽收眼底。C.我们必须发动民众,团结起来,同室操戈,打一场人民战争,把侵略者赶出中国。D.这种新型的抗流感疫苗,自问世以来,屡试不爽,在临床运用上效果良好。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青年人要有理想,还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和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3、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是非的事业。A.信心百折不挠复兴艰辛B.信念百折不挠振兴艰巨C.信心不屈不挠复兴艰巨D.信念不屈不挠振兴艰辛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自我国女子排球队重新组建以来,在与世界超一流强队的比赛中,取得了近年来少有的好成绩。B.我们要改革和完善符合教育科学发展规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新体制。C.我国自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美国及西欧各国的对华贸易额逐年增长。D.目前,美国依靠联军正规武装完全剿灭在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穆斯林反美武装势力的前景似乎并不

4、乐观。6.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建议达成这样一个协议,。①前提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②以及十五年以后香港怎么办的问题③在这个基础上磋商解决今后十五年怎样过渡得好④即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④②①③7.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借代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那位打着赤脚,抽着旱烟的庄稼汉是咱乡里数一数二的笔杆子,你可不能小瞧他B.做事一定要有统筹安排,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C.从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届=的政绩。D.金

5、风送爽,玉兔东升,好一个中秋之夜。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B.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的是: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和白朴。C.郭沫若的《女神》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集中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D.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他创作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9—10题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

6、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①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朱雀桥附近。东晋以来,王、谢两大家族都住在这里。②朱雀桥:南京秦淮河上桥名,六朝时为京都正南朱雀门外大桥,是交通要道。9.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写的一首七言绝句。B.“朱雀桥边野草花”一句描绘朱雀桥边,绿草萋萋,野花盛开,显示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C.“乌衣巷口夕阳斜”一句描绘乌衣巷笼罩在夕阳残照之中,渲染出一种惨淡凄凉的情景。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二句说的是昔曰王谢

7、高门大宅中筑巢而栖的燕子,10.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写今曰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曰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B.全诗通过对野草、夕阳、燕子三种景物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说明社会总在发展变化,豪门世族不能永享富贵。C.此诗的主旨是:诗人借凭吊金陵古迹乌衣巷,,抒发情志,感叹人世沧桑、今昔变化,并对豪门大族予以嘲讽。D.此诗前两句借景抒情,后两句借议论抒情,语言含蓄,耐人寻味。二、阅读题解(13分)我们的古人在诗歌创作上强调“炼字”,主张“意胜”,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

8、见新,朴字见色”。这就说明他们对艺术语言的重视,要求人们在这方面下刻苦的功夫。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也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大概越是出色的作家,越不肯放松对自己的语言铸炼。相传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先用“到”字,再改“过”字,又换“入”字、“满”字;经过多次更易,最后才选定了“绿”字。刘公勇在词话里,极口称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认为“一闹字卓绝千古”,据说这个“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