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剪纸的保护

山西剪纸的保护

ID:38094772

大小:49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山西剪纸的保护_第1页
山西剪纸的保护_第2页
山西剪纸的保护_第3页
山西剪纸的保护_第4页
山西剪纸的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剪纸的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西剪纸的保护与开发剪纸是民间一种流传较广,保存较完整的艺术形式,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出现低潮和困境和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让剪纸继续很好的发展,必须创造一个适合它生存的“文化生态”,并且用现代化的手段为它寻找一个新的出口。一、剪纸的起源与发展干宝《搜神记》中记载“汉武帝时,幸李夫人,夫人卒后,帝思念不已。方士齐人李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施帷帐,明灯烛,而令帝居他帐遥望之。见美女居帐中,如李夫人之状,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这是关于剪纸的最早的记载,常常把这个典故作为剪纸的来源。剪纸之所以成为剪“纸”

2、,是因为它的主要材料是纸。但是实际上,早在纸被发明之前,就已经有了剪纸的雏形。例如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曾经出去了战国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可见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镂空这种艺术形式,包括在陶器、骨器、玉器、皮革等各种材料上进行雕镂工艺,因此剪纸是对这种镂刻透空的艺术语言的继承和延续。剪纸最初也曾作为古器物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模具。例如青铜器纹饰中有一些非常对称的纹饰,实际上就是利用软质的材料对折剪刻来制作的。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剪纸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荆楚一带有一种风俗:在人日将金箔刻成花样互相馈

3、赠。这种风俗形成于西晋一直延续到唐宋。《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教的兴起和传播,使得佛教和中国文化和民俗相融合,因此剪纸作品带有浓郁的佛教色彩。据记载,七月十五“孟兰会”的时候,“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割竹,饴蜡剪绦,模花叶之行,极工妙之巧。”反映了当时佛教徒利用剪纸艺术增添佛前华饰,借以招引信士。隋代大致与南北朝相同。唐代,“镂金作胜”的习俗改到了万物复苏的立春之日,也成为了皇帝颁赐臣属的礼仪

4、制度。孙思邈《千金月令》记载:“唐制,立春,赐三省官彩胜各有差。”另外,唐代的剪纸常与祭祀有关。杜甫诗中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吾魂。”的句子。唐朝的剪纸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清新活泼,富丽丰满,开放自信的风格。在宋朝皇帝在立春之日颁赐臣属的礼仪制度仍然沿袭唐朝的,而且更加华贵。随着阶层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许多小工艺应运而生,民间剪纸也得到蓬勃发展,出现了专业剪纸艺人。周密《志雅堂杂钞》中记载“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心所欲而成。”到了南宋,开始把春幡胜,在元旦的时候悬挂于门口。也经常剪出各种

5、花鸟鱼虫的形象,作为贴在礼品上的礼花。皮影戏盛于宋朝。最初的皮影不是皮子做的,而是刻纸。因此,剪纸与影戏互相影响,剪纸的形象中出现了很多戏曲人物。元代起兵北方沙漠,建都北京后,带来了游牧的生活习惯和作风,形成了粗犷豪放、刚劲爽朗的艺术风格。皇帝在立春之日颁赐臣属的礼仪制度被废除。这一时期,出现了巫术剪纸扫晴娘。“大雨后,闺阁中有剪纸为人形,手持一帚,悬檐下以祈晴,谓之扫晴娘。”到了明清,剪纸的种类增多,题材丰富,应用广泛,将造型艺术与吉祥观念统一起来。清朝皇帝结婚的花烛洞房——坤宁宫的顶棚和东西两壁及壁间

6、的两个过道,均用白纸衬贴着黑色龙凤剪纸图案。最具特色的是夹纱灯,即将剪纸夹于纱中,通过烛光映出图案,具有飘渺之感。将剪纸裱在两层棉纸中间还可以做成折叠扇。民间礼花也很普遍。“尝见人家馈送实物,无论大盘小盘,其上每家红纸一块,或方或圆,比嵌空雕镂四字……”从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来看,剪纸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而延续至今的,它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形式,而是一种文化的符号。二、山西剪纸的特点剪纸虽然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但是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可以分为很多流派,分别为关东剪纸、陕西剪纸、

7、山西剪纸、河南剪纸、河北剪纸和天津剪纸,这些流派分别以满汉文化的交织、生活气息浓厚、风格粗犷豪放、民俗与剪纸交融、别具风格的窗花艺术和注重盼富求吉的内涵见长。山西剪纸艺术时代相袭,传承不断,演变延续至今。几乎全省各处都有剪纸,是我国的剪纸大省。构图简洁雄浑,线条流畅夸张,纸张一般为单色剪纸,如红黄蓝等鲜艳的色纸。天真、浑厚、粗犷、豪放,体现了秦汉时代的艺术古风,从中看到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古老的民间风俗。大量的歌颂鱼、蛙、蛇、虎、鹰、兔的主题纹样,既保留了远古人类童稚的观念和信仰,是华夏

8、先民图腾崇拜的遗风,有时中华民族生命崇拜心理意识的沉淀与表象。其中最有典型性的两个地方是拥有“剪纸之乡”的美称的浮山和“戏曲之乡”——新绛县。新绛县的剪纸的代表人物是苏兰花,以表现戏曲人物见长,如空城计、铡美案。通过面部表情刻画神态和性格。剪纸在各地都存在,所以要把山西的剪纸推出去,必须要突出自身的特点,只有有了足够的差别性,才能有足够的竞争力。三、山西剪纸与民俗文化及剪纸开发的必要性人们剪纸是希望通过理想化的剪纸作品来补偿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