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性内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

ID:38108499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6

共同性内斜视_第1页
共同性内斜视_第2页
共同性内斜视_第3页
资源描述:

《共同性内斜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共同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概述:调节性内斜视分为屈光性调节内斜视和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屈光性调节因素出现在2岁半左右,个别可以出现在1岁内。有些患者可有混合因素所引起。混合型调节性内斜视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与高AC/A型内斜视合并存在的病例。临床表现: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1)有中度或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2)去调节可以矫正眼位。去调节方法包括药物或光学两种方法,即睫状肌麻痹剂散瞳或配合适的矫正眼镜可以矫正眼位。(3)合并或不合并弱视。(4)眼球运动无明显限制。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1)有中度或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2)去调

2、节可以部分矫正眼位,即散瞳或戴镜后内斜度数减少,但不能完全矫正。(3)合并或不合并弱视。(4)眼球运动无明显限制。3.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1)看近时比看远时斜视度≥15°,看远时可以为正位。(2)可以合并远视性屈光不正。(3)少数患者在10岁后斜视有自愈趋势。(4)眼球运动无明显限制。4.混合型调节性内斜视(1)有远视性屈光不正。(2)戴镜后斜视度数减少,看远减少明显,看近仍有较大度数的内斜视,看近时比看远时斜视度≥15°。诊断要点:1.屈光型调节型内斜视(1)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半。(2)有中度或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3)散

3、瞳或戴镜可以矫正眼位。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1)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半。(2)有中度或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3)散瞳或戴镜斜视度数减少。3.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根据临床特点可以诊断。4.混合性调节内斜视(1)戴镜后斜视度数减少,提示有屈光性调节因素。(2)戴镜后看近时比看远时斜视度≥15°,说明有高AC/A因素。治疗法案及原则: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1)有弱视者先治疗弱视。(2)全屈光处方戴镜。(3)此类斜视不应当采取手术矫正。(4)一般每年重新验光一次,根据屈光变化决定是否调换眼镜,需要时可以提前验光。(5)调换眼镜时应满足

4、视力和眼位正常。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1)有弱视者先治疗弱视。(2)全屈光处方戴镜。(3)戴镜6~12个月后眼位不能完全矫正,非调节部分应手术矫正。(4)调节部分继续戴镜矫正。每年重新验光一次,并根据屈光变化决定是否调换眼镜,需要时可以提前验光。(5)调换眼镜时应满足视力和眼位正常。3.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1)戴双光镜:全屈光矫正下加+1.5~+3D球镜。应定期复查。(2)缩瞳剂:局部形成药物性近视,减少中枢神经调节,但不宜长期应用。(3)对合适的病例可以考虑双内直肌减弱手术。为减少对视远时眼位的影响,也可以内直肌后固定术。

5、(4)4.混合型调节性内斜视参见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和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概述:内斜视的发生没有或很少有调节因素,散瞳或戴镜时眼位无明显改变。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较晚,常在2岁以后。2.没有明显调节因素。3.单眼斜视可合并弱视。诊断要点:1.发病年龄较晚,无明显调节因素。2.眼球运动无明显限制。治疗法案及原则:1.有弱视者先治疗弱视。2.双眼视力平衡后,应及时手术矫正眼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