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经注》看河北水系变迁

读《水经注》看河北水系变迁

ID:38117596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读《水经注》看河北水系变迁_第1页
读《水经注》看河北水系变迁_第2页
读《水经注》看河北水系变迁_第3页
读《水经注》看河北水系变迁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水经注》看河北水系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水经注》有感河北省水系变迁华夏民族和许多世界其他民族一样,发源于大河、繁衍于大河。淡水河是每个民族繁衍生息不可缺少的条件,尤其是在原始初民时期更得依靠河水带来的丰富渔业资源和生存必不可少的淡水资源。大河有利当然也有弊,因为没有哪条河会一直温顺的风平浪静,当洪涝来临时波涛汹涌的河水就成为两岸居民的梦魇。在历史上对河流的治理年年不绝。尤其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阶段后,对河水的治理更加趋于频繁。人口数量的膨胀,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使得河流上游的森林资源锐减,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床中,形成预计河流下游泛滥成灾的恶果。在上古时期,鲧和禹父子治水由堵截变为疏通,是

2、中国水利治理的一大进步,也开启了我国后世大河支流纵横交织的河道密布情形。河道的变迁,不仅是自然生态的改变,也往往影响人文经济的兴衰。河北省作为北部临海省份,根据地理位置来说应该在华北算是水分充盈的地区。由于自建国以来对于曾常年泛滥的海河进行治理后,没有了河水泛滥带来的灾害,但是也没有风调雨顺随之产生的是春夏季节的干旱。笔者的家乡号称是九河之间,但是由于处于平原农耕地区,农业生产灌溉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地上河水水量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需求,于是过量的开采地下水,形成了目前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随时面临着海水倒灌的威胁和土地迅速盐碱化的危机。同是河北人的郦道元(

3、范阳涿郡,即今保定涿州),在一千六百年前在为《水经》做注时,足迹踏遍我国北方地区,对河流所经之处的气候、水文、郡县、城池、历史、民俗等自然人文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在原经的基础上,郦道元的注解大大的丰富了我国的水文实况,同时也勘误了许多许多不实之处。对于后人研究我国的地理沿革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水经注》记录流经河北省的河流主要集中在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地属燕国和赵国,故有“燕赵”之称。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河北成为拱卫京师的畿辅之地。元为中书省,明为河北承宣布政司,后为京师;清为直隶省。1928年名为河北省。建国

4、之时兼并察哈尔和热河部分地区形成现在的区划。(这里所依据的河北省是现今的省份区划)根据《水经注》的记载,对比现今河北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出一些我省水系变化的特点。以下就以《水经注》的篇章顺序来回顾南北朝时期与现今河流的异同。第一,河道流域变化不大,名称有所变化的,以滱水、漯水和濡水为主。滱水(唐河),《水经注》记载,“滱水出代郡灵邱县高氏山”,经灵丘县(今山西省灵丘县)、广昌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曲阳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唐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安喜县(今无此县,原址现位于安国与定州边界处)、安国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县)、博陵县(今河北省保

5、定市博野县)、蠡吾县(位于博野县内)、依城北(今无此县,地址不详)等地,其中有恒水、马溺水、卢水、曲逆水、博水、徐水等注入相合,最终注入易水。这其中的水名除曲逆水仍存在,其他河流已不知详情。曲逆水仍与《水经注》记录的一样位于“曲逆城”,王莽曾更名为“顺平”。也就是现在的“顺平县”,在历史上也曾名为“完县”。由此可知滱水的流域主要分布在现今的河北省保定地区。“应劭曰,中入城西北四十里,县有雹水,亦或谓之为唐水也。”“水出中山城北,郎山阜下,亦谓之唐水也。然于城非西北,俗又名之为雹水,又兼二名焉。”据此两处记载并其流域,可以得知滱水即为现今的唐河。其中的“雹水

6、”之称仍为沿用,不过已不是水名而是行政村名,位于今日唐县西大洋水库东南。滱水与今日的唐河流域没有甚大的变化,但是昔日全线常水河的滱水开始在唐河下游段出现时令河。漯水(桑干河),漯水出雁门阴馆县(今山西省境内)。流经代郡桑乾县、崞县、班氏县、永固县、平城县、平邑县、狋氏县、阳原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东安阳县、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涿鹿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市)居庸县(今北京市延庆县)、蓟县(今北京市内,并非现天津市辖蓟县)、广阳县(今天津市内)、渔阳雍奴县(今天津市内)西入笥沟。与桑乾水、枝津相会,有崞川水、温泉水注入。通过以上记载,得知漯水

7、与今天的桑干河流向及流域相似,也就是说现在桑干河的历史上名为漯水。该河以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而文明。现在桑干河仍为河北省北部重要的河道,流经河北境内张家口地区阳原县、涿鹿县,与洋河相交注入怀来县官厅水库,下游名为永定河流经北京市区、廊坊地区,注入海河最终流向渤海。濡水(滦河),濡水从塞外来,流经辽西令支县、东南过海阳县(今唐山市滦县)西南入于海、孤竹城(今河北省唐山市、秦皇岛市一带)、迳乐安亭(今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北,东南入海、新安平县(今河北省唐山市境内)等地。与高石水相合,有瓠沟水注入。由上得知濡水主要流经现今唐山地区,并于唐山地区东南部注

8、入渤海。现在唐山境内源于塞外的河流便是滦河,源于承德地区丰宁县,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