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ID:38119479

大小:17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_第1页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_第2页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_第3页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最主要表现;理解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完全超过北方,从而改变了以前以黄河流域为经济重心的全国经济格局,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标志性表现的提取、培养学生历史概括能力;(2)通过对教材图片的分析与解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解读历史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教学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心南移【教学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

2、、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到宋代,特别是南宋,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多半是一幅“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柔靡景象。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在就让我们来者看,宋代社会经济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一、农业的发展教师:1、看书P47-48页说说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学生:(1)水利大量兴修,耕地广为开辟,精耕细作技术走向全面成熟。(2)水稻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原产北方的小麦、粟和豆类在南方扩大种植。(3)棉花和茶叶在许多地方栽培起来,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教师:2、想想南方农业

3、的这种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两宋时期,南方的农业有很大发展。水利大量兴修,耕地广为开辟,精耕细作技术走向全面成熟。水稻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原产北方的小麦、粟和豆类在南方扩大种植。棉花和茶叶在许多地方栽培起来,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教师:3、看看牛如何带动翻车车水?学生:利用流水作动力的水转龙骨车,利用牛拉使齿轮转动的牛拉翻车。二、手工业的进步教师:1、说说两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手工业生产最繁荣的地区表现学生:(1)大量水利兴修(1)水稻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3)棉花和茶叶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三、经济重心南移教师:1、看书P49-50页说一说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学生:(1)北方人口大

4、量南迁(2)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教师:2、根据下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板书设计课堂小结从夏商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到南宋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并一直持续到今天。而今,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突出,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东西部的差距会逐渐缩小。巩固练习1.南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是(  ) A.汴京 B.临安  C.成都  D.中都2.两宋时期,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是( ) A.景德镇 B.扬州 C.定州 D.杭州3.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会子  B.交子  C

5、.银票 D.铜钱4.两宋政府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使 B.盐运使 C.海关 D.布政使5、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④“苏湖熟,天下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A.两宋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

6、不正确的是()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是什么?请用句简洁的话概括他们的作用。答案1-7、BACADAB8、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作用: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