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通胀伤害股市

巴菲特说,通胀伤害股市

ID:38119630

大小:249.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巴菲特说,通胀伤害股市_第1页
巴菲特说,通胀伤害股市_第2页
巴菲特说,通胀伤害股市_第3页
巴菲特说,通胀伤害股市_第4页
资源描述:

《巴菲特说,通胀伤害股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68年到1982年,美国股市经历了一个长达15年的大熊市。元凶是通胀。"滞涨"一词虽然是1965年出生的,但是等到七十年代末期,它才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词儿。那15年,道琼斯指数名义上跌了一半,但是考虑到通胀因素,股民的损失高达80%以上。1977年5月,巴菲特在《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超长的文章,精辟论述了通胀如何打击股市和债市。(它的标题是HowInflationSwindlestheEquityInvestor。你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即可。)本人孤陋寡闻,不知道別人是否已经把它翻译成了中文,但我不在乎。朗读,再朗读,并且翻译(和评论)这篇文章,我乐在其中。我也建议大学生用它作为英文精读

2、的文章,并做翻译练习。现容我把它归纳如下。通胀打击债市,大家似乎都明白:未来每年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但是利息收入因为通胀而贬值。市场上的名义利率会上升,而债券的票息不会增加。但是关于通漲下的股市,大家都有一个错误的幻觉,总以为股票所代表的是"产能",其真实的价值会随着通胀而水涨船高。大错特错!巴菲特说,股票其实也是债券,只是它的期限为永远而已。在二战以后的30多年,尽管美国的经济变化很大,但所有公司的平均股本收益率相当地稳定:10%到13%之间(平均大约12%)。实际上,这就好比"股息":当然一小部分股息用现金分掉了,大部分留到了公司继续赚取那12%。虽然股民的换手进行了利益再分配,但作为

3、一个整体,他们的回报率就是超级的稳定,并不因为通胀而改善。其实,股民作为一个整体甚至连债券投资者还不如。债券到期时,投资者会购买新的,票息更高的,债券,而"股息"却还是12%,未分配的"股息"留在公司也只能赚取每年12%。在没有通胀或者通胀很温和的年代,比如美国的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早期,名义利率很低,所以,大部分"股息"能够留在公司继续赚取那可爱的12%,太美了!大家都知道那是很美的,所以为了获得这种享受,大家纷纷投资股票,直到把股价抬高到账面净资产的2倍甚至3到4倍。那时的老股民得到了三个好处:一是那可爱的12%(超过当时的市场利率),二是把"股息"的大部分留到公司继续按12%的回报率投

4、资,三是股票市盈率的上升,一直抬到几倍的市账率。(评论:今天大量的中国公司在揭不开锅的时候也有3到5倍的市账率,这连巴菲特当时也没预料到。毕竟,中国特色就是不一样。)巴菲特说,股票跟债券一样,不过是市场利率的倒数而已,或者说,它们的变动方向相反。股票就是一个"永续的债券"。它的"票息"为12%,不过,持票人每年只能获得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的票息会被自动再投资于这种"永续债券"。在美国,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早期的低利率的"人间天堂"终于被通胀搅局。六十年代中期,当通胀上升时,企业长期债券发行时的票面利率涨到了6%,8%,和10%以上,可是照样跌破票面价格。而股票呢?那原本可爱的12%的"股

5、息"也不再显得可爱了。当市账率为1倍的时候,股民获得的回报率就是股本的回报率(比如12%)。当市账率涨到2倍甚至3倍时,股民的回报率就分别降到了6%或者4%。简单的算术,大家不愿意去弄懂。虽然通胀时有些行业(或者企业)可能是赢家,有些是输家,但总的来说,整个企业界不可能获得明显的好处。一个企业要增加股本回报率,无非有五个办法,(1)增加资金周转,(2)获得更便宜的负债,(3)增加负债,(4)降低税负,(5)增加利润率。巴菲特说,(2),(3)和(4)对于企业界作为一个整体,根本没可能。而(1)和(5)的上升空间也不大。固定资产重置成本会因为通涨而上升;企业在短期內显得资金周转加快了(资产周

6、转天数改善,等等),但它们很快发现自己要因为重置成本上升而增加资本支出。增加负债总有个极限。"财富500強"的大企业的总资产负债率已经从1955年的37%涨到了1975年的50%,再怎么涨呢?(评论: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的企业确实可以批评巴菲特没见过世面!)。如果两个类似的公司的股本收益率均为12%,但是一个低负债,另外一个高负债。前者就明显好多了。巴菲特说,其实,利润率高的公司并不需要太多的负债,而利润率差的公司永远缺钱。这句话马上让我想到麦肯锡的2010年的书中的一个观点:亚洲企业用了太多的债务,利润增长率虽然很不错,但并没有解决另外一个大问题:利润率太差,资本消耗太大,回报率太低。那

7、本书名为,Value:TheFourCornerstonesofCorporateFinance,好象只有英文本,可以网购,香港书店均有出售。我为该书写过一篇书评,"光有利润增长还不够"。表面上看,高负债增加股东的回报,但是过了某一个度,就开始伤害股东。我们都见过大量高息借款的公司,天天在危险中度日。管理层整天在融资,无暇管理企业。负债太高,公司就丧失了回旋余地。高负债的公司的股票往往看起来便宜,实际上不便宜。买股票就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