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富营养化污染及其治理的初步研究_底泥氮磷及入湖污水对富营养化的影响

镜湖富营养化污染及其治理的初步研究_底泥氮磷及入湖污水对富营养化的影响

ID:38121957

大小:300.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6

镜湖富营养化污染及其治理的初步研究_底泥氮磷及入湖污水对富营养化的影响_第1页
镜湖富营养化污染及其治理的初步研究_底泥氮磷及入湖污水对富营养化的影响_第2页
镜湖富营养化污染及其治理的初步研究_底泥氮磷及入湖污水对富营养化的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镜湖富营养化污染及其治理的初步研究_底泥氮磷及入湖污水对富营养化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7卷第2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17,No.21999年6月J.ofXuzhouNormalUni.(NaturalSciences)Jun.,1999镜湖富营养化污染及其治理的初步研究——底泥氮磷及入湖污水对富营养化的影响12郑曦,刘登义(1.徐州师范大学生物系,江苏徐州221009;2.安微师范大学生物系,安微芜湖241000)摘要:通过对镜湖水质富营养化的初步研究,表明镜湖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并提出了治理的初步措施.关键词:镜湖;污染;治理;富营养化中图分类号:Q8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6573(1999)0220054

2、203镜湖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区,属于半封闭、浅水型内陆城市湖泊.主要的水源有两个:雨水和城市污23水.城市污水主要来自市中心3km内的各种污水,一般的日污水纳入量在5000m以上,汛期多达3300000möd,湖水对污水的消解能力日益减弱,颜色黄、绿,初秋甚至深秋季节湖水有程度不一的臭味.本文对其污染状况及其治理进行了初步研究.1研究方法1.1样点的设置镜湖分大、小镜湖,中间有拱桥相联,大镜湖为游船区,小镜湖无游船进入.由于镜湖面积较小,入湖污水分配较为均匀,故在湖面设置7个采样点(见表1).表1采样点设置Tab.1Thesettingofsamples观测点环境特

3、点编号位置I游船码头南侧有烟雨墩综合纪念馆、游船码头等处污水流入,主要是生活污水Ê一百与书画院之间有截污管道,入湖污水为偶尔的流水或雨水,街道水的淋入Ë湖心亭南侧无明显的污水排入Ì大镜湖中心无污水口,水质状况好于其它观测点Í两湖交接处无污水口,但水浅,水面极小,游人众多,水质污染较为严重Î桥与二院之间有截污管道,但有沿湖公园、住宅区及游人丢弃的废物入湖Ï安徽师范大学门前主要污水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生活污水排入量很大,污染严重1.2采样镜湖的水期分为明显的三个时期:丰水期(6~8月)、枯水期(12~3月)、平水期(5,11月).水体的富营养化监测主要在这几个时期内进

4、行,一般每个水期采样2~3次,某些指标进行月变化测定和垂直分布测定.1.3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选择与水域富营养化直接且相关性大的13种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具体指标及分析方法如下:[1]1)水中总磷(TP):过硫酸钾2分光光度法.2)底泥中总磷(TP):土样风干,过120目筛,取0.2000g,用硫酸2高氯酸法消化,配成100ml溶液,取25ml,过硫酸钾氧化后,分光光度法测总磷量.[1]3)水中总氮(TN):碱性过硫酸钾法分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收稿日期:1998210226作者简介:郑曦(1972-),女,江苏睢宁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植物学及植物生态学的研究.

5、第2期郑曦等:镜湖富营养化污染及其治理的初步研究554)底泥中总氮(TN):土样风干,过120目筛,取0.500g,用硫酸铜2硫酸钾消解,配成100ml溶液,蒸馏法测定.[2]5)透明度(SD):塞克透明盘.[3]6)溶氧量(DO):碘量法.[3]7)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稀释与接种法.[3]8)化学需氧量(COD):重铬酸钾法.[1]9)耗氧量:改良碱性高锰酸钾法.[1]10)铜(Cu)、铬(Cr)、铅(Pb):电化学法.[4]11)初级生产力:黑白瓶法,因镜湖水深一般为2.0~2.5m,故挂三层.[5]12)叶绿素a(CHLa):分光光度法.滤膜过滤器上

6、放置0.8nm的醋酸纤维素,加2ml1%MgCO3悬浊液,抽滤后连同浮游植物一同放入研钵中,加90%丙酮研磨,定容至10ml,4℃暗处提取18~24h,离心后,取上清液在750,663,[5]645,630nm波长下测定其光密度值(OD),以90%丙酮液作空白,按以下公式计算叶绿素a的含量:叶绿素a(LgöL)=C×vö(V×L),C=11.64(OD663-OD750)-216(OD645-OD750)+0.1(OD630-OD750),式中C为抽提液中叶绿素a的含量,v为90%丙酮提取液体积,V为过滤水样体积,L为比色杯厚度.13)浮游植物:25号筛绢网捞取,

7、以1.5%鲁哥氏液固定,静置48h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2结果和讨论2.1镜湖底泥中氮、磷的释放及其对湖泊污染的影响2.1.1底泥中磷的释放镜湖湖底深厚的底泥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中磷含量测定的结果见表2.由于对湖水富营养化有影响的是可回归水体的磷量,故需求可回归交换的磷量.鉴于镜湖底泥常处于还原状态,加之pH值有利于底泥中的铁形磷释放,因此测定时将底泥中铁形磷的含量作为底泥中可[6]回归交换的磷量看待.镜湖底泥中的可交换磷量按下式计算:WP可交换=H×Dv×A×B×D×K,其中WP可交换为镜湖中可交换磷量,H为单位体积底泥干重,Dv为底泥厚度,A为底泥面积,D

8、为底泥面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