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

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

ID:38128434

大小:179.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_第1页
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_第2页
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_第3页
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_第4页
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JOURNALOF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2001年2月No.1,2001(SOCIALSCIENCEEDITION)Feb.,2001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刘学兰(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高校教师面临改革心理压力增大,导致一系列身心变化和心理问题。要应付心理压力,一方面,教师要进行自我调适:要有效驾驭压力,面对压力,要形成压力免疫,采取积极的压力应付模式,主动寻求社会支持;要善于调节情绪,通过控制情境、积极认知和行为调节

2、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要勇于改变自我,寻找内部安全感,撕开消极的自我标签,在不断学习中适应环境。另一方面,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改革,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要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改革措施之中。任何改革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人获得更好的发展,包括心理的成长和成熟。  关键词:高校教师;改革;心理压力;心理健康;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1)01-0116-06  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缺乏关注。目前高教系统正在进行全面改革,力度

3、之大前所未有,引起的震撼也前所未有。改革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一些教师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扰。那么,高校教师如何在压力中维护心理健康呢?在此,我们从“心理”这一层面,对这一群体给予关注。其实“心理”也应该是我们改革的最终落脚点。任何改革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使人获,得更好的发展,包括心理的成长和成熟。一、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一)心理压力的来源作为高校教师,其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环境、工作、家庭等各个方面。改革既增多了压力的来源,又增强了压力的强度。从社会环境来看,心理压力来源于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文化的急剧

4、变迁对人的心理生活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与震动,叫作“文化震荡”。托夫勒在《未来的震荡》中说:文化震荡是“人①们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承受过多的变化之后感到压力重重,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的现象”。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压缩的方式体验现代社会的急速变迁,强烈的反差带给 收稿日期:2000-11-21 作者简介:刘学兰(1970-),女,湖南沅陵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系讲师。116所有的中国人以巨大的压力体验。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要不断适应这种文化转型,迅速学习和思考新的文化,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他们在文化变迁中有着更深

5、层次的压力。从高校环境来看,改革使高校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压力也迅速增加。以往高校是一个安稳的象牙塔,教授、副教授等头衔一朝加冕,荣耀终身,因此,压力相对较小。改革后破除了“职务职称终身制”,收入也拉开了档次,例如改革试点高校清华大学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差5—6倍以上,上百名教职工失去了原有的岗位;上海交大最高年薪20万⋯⋯在这种环境中,不管是有岗的,还有没岗的,不管是收入高的还是收入低的,都会有巨大的压力。从工作性质来看,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使他们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在改革进程中尤其如此。高校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才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既要教学,又要

6、科研,创造性很强,造成了脑力上的高消耗;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工作压力不容易消除;高校教师在学校要充当多种角色,容易产生角色冲突等等。(二)心理压力与身心变化  当我们承受心理压力时,身心系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图1所示。心理压力会影响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过程,而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也在影响或改变着心理压力,对心理压力有着“放大”或“缩小”的作用,其中,认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适度的压力能引起我们的积极反应,例如集中注意、激发斗志、促进思考等。压力过度则可能引起我们生理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消极反应,产生种种身心

7、失调的现象。这些身心失调反过来又图1“放大”了心理压力,造成恶性循环,最后可能导致心理危机。  例如,某个教师没有业绩而面临降级的危险时,他的心理压力很大。这种心理压力可能使他产生这样的认知“我能力不行:,别人都比我强。”这种认知会让他产生自卑、不安、无助、抑郁等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又影响了生理,产生失眠、疲劳、食欲不振等种种不适。反映在行为上,他就可能工作懒散、交往退缩、酗酒或试图逃避目前的环境。而所有这些,又会让他更加没有自我控制感,更加不能适应改革的情境,从而“放大”了心理压力。久而久之,他的心理就有可能陷入危机状态。如何从危机状态中走出来

8、呢?可以从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任何一处入手加以改变。(三)心理压力的应付方式面临压力,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应付方式。应付即指人们为了防止生活压力对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