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_曾国藩家书_中的情

谈_曾国藩家书_中的情

ID:38131317

大小:61.7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0

谈_曾国藩家书_中的情_第1页
谈_曾国藩家书_中的情_第2页
谈_曾国藩家书_中的情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_曾国藩家书_中的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典重读2009.05文学教育郭梅影谈《曾国藩家书》中的情曾国藩,近代中国一位引人实感人,句句情真意切,曾国藩,叔辈的敬、爱,那种深情,无人能注目的人物,100多年来人们对他实乃性情中人也。及。一句问候、一份贺礼、一斤鹿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誉之者褒一、亲情茸,几套衣服……细微中现真情,为“一代完人”,毁之者贬之为“千(一)孝亲点滴中透实意。试看道光二十六古罪人”。尽管毁誉有天壤之别,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年十二月初六日《家书》:“九弟信但他那对父母、儿女、兄弟、国家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

2、余言母亲常睡不着,男妇亦患此病,的满腔深情,是谁都不能无视和力,则以学文。”儒家认为:孝是个用熟地当归蒸母鸡食之,大有效否认的。读其一千多封家书,是那人伦理道德修养的基础。道德修验。九弟可常办与母亲吃,乡间鸡么的荡气回肠,情义浓浓。封封家养的最高境界是“仁”,而“仁”之肉猪肉,最为养人;若常用黄芪当书,或长或短,字里行间洋溢着款根本是孝。曾国藩的儒家“孝”、归等类蒸之,略带药性而无药气,款深情,其自身德行修养、洁身自“亲亲”思想根深蒂固,他十二分堂上五位老人食之,甚有益之,望律方面更是国人之典范。

3、曾国藩的相信孔、孟的遗教是我民族的诸弟时时留心办之。”九月初七日是其情殷殷而心默然也。他是最至宝。“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字谕纪泽儿》:“尔外祖母于九月好的儿子,能使父母放心、欢心;容,“爱人”是“仁”的灵魂和内核,十八日寿辰,兹寄去银叁拾两,家也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而曾国藩在《家书》中最为人感动中配水礼送去。以后凡亲族中有妹,体贴入微,真情实意,极为动的也是“亲亲”,即“孝悌”。他在同红白喜事,我应送礼者,尔写信禀人;更是成功的父亲,仁慈而严治九年六月初四谕纪泽纪鸿《家知。”事无巨细,处

4、处显真情。让人正,是子女的好榜样……书》中道:“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真情流露的曾《曾国藩家书》中上由祖父母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国藩。至父母,中对诸兄弟,下及儿辈,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曾国藩的“亲亲、孝悌”,无论有琐碎的家事、父母的存问、兄弟祸,无不验者。”官居几品、身处何方,都丝毫未的劝诱、子女的教导,进而至国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减,看曾国藩于咸丰二年七月廿事、政务的处理,军事的指示,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六日谕纪鸿:“七月廿五日丑正二物的论评,

5、事物当否的检讨,以至别乎?”在曾国藩致祖父母及父母刻,余行抵安徽太湖县之小池驿,于论文论学,论修身成德,封封真的家书中,其对祖父母及父母或惨闻吾母大故,余德不修,无实学079文学教育2009.05古典重读而有虚名,自知当有祸变,惧之久知住何人屋:负薪汲水,又靠何心,可见一斑。矣。不谓天不陨灭我身,反而灾我人?”他还担忧:“率五素来身体(三)子女情母,回思吾平日隐愚大罪,不可胜弱,何能习劳?”望父母以后写信鲁迅有这样两句诗:“须知兴数,一闻此信,无地自容……出家“将惠妹家事琐细详书。”道光二风狂啸者

6、,回眸时看小于菟。”意辄十四年,吾母音容,不得再见,十四年三月初十日《致温弟沅思是说,老虎尚且爱子,何况人痛极痛极!不孝之罪,岂有稍减之弟》:“兰姊、蕙妹再过数年则不能乎?“天下父母心”也。马克思也曾处?”其在获知母亲逝世后的那种自存活矣。同胞之爱,纵彼无觖经说过“家长的行业,是教养子悲痛、那种发自肺腑的自责、日夜望,吾能不视如一家一身乎?”那女”,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责无兼程奔丧的情形,谁不动容?要知种血浓于水的手足情,对兰姊、蕙旁贷的义务和责任。古往今来,绝道,其母去世之时,正值太平军猛妹的关

7、心无不溢于言表。还有曾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挚爱子女的,攻长沙之际,由京城到湖南,路途国藩对三妹曾国芝的关爱也令人即便自己含辛茹苦,也要把子女遥远凶险,且已是官居二品,试对感动:自道光二十一年下半年开抚养成人。高尔基曾说过:“爱护比《史记·吴起传》的吴起“东出卫始曾国芝开始怀第一个小孩,体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国门,与其母诀……居顷之,其母质较弱,曾国藩在外非常担心她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死,起终不归。”真是天壤之别。的分娩,是年六月二十八日,他接的国家事业了……”俗话也说“养(二)手足情

8、父亲三月二十四日所发信,知妹不教,父之过”。曾国藩是清末湘曾国藩的手足情,从家书中已经分娩,故在道光二十二年七军首领。他权管四省,位列三公,大部分是写给诸弟的就可见一月初四日复父母信中说:“四妹生拜相封侯,谥称“文正”。然而,儿二。他是最好的兄长,教导和照顾产虽难,然血晕亦是常事,且此次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都没有变成弟妹,对于弟妹的诸事,包括生既能保全,则下次较为容易。男未“衙内”和“大少爷”。曾纪泽诗文活、学习、工作,事无巨细,都一一得信时,常以为虑。既得此信,如书画俱佳,又以自学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