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词汇的像似性对科技新词翻译的启示

科技词汇的像似性对科技新词翻译的启示

ID:38133837

大小:202.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科技词汇的像似性对科技新词翻译的启示_第1页
科技词汇的像似性对科技新词翻译的启示_第2页
科技词汇的像似性对科技新词翻译的启示_第3页
科技词汇的像似性对科技新词翻译的启示_第4页
资源描述:

《科技词汇的像似性对科技新词翻译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3卷1期中国科技翻译Vol1231No112010年2月CHINESESCIENCE&TECHNOLOGYTRANSLATORSJOURNALFeb120103科技词汇的像似性对科技新词翻译的启示张沉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Chenxiang860@1631com长沙市410004;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市410000)摘要像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语言相对于任意性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像似性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意义重大。语言的像似性反映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模式。科技词汇的构词特点、所表意义以及认知方式都包含像似性特

2、征。我国所引进的科技词汇,大多数是以像似性为基础而命名的。因而,在科技词汇的翻译过程中,从像似性的视角考虑英汉语言符号对等,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构词规律、语言特点和惯用表达方式构建新词,有助于信息的传递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关键词像似性科技词汇认知翻译AbstractIconicity,asabasicfeatureoflinguisticsymbolsincontrasttoarbitrariness,hasbecomeamajorsub2jectinthecognitivestudyoflanguage,whichpla

3、ysasignificantroleintheexplorationoftherelationbetweenlan2guageandcognition1Reflectingman’scognitionmodel,iconicityisembeddedinform,meaningandthecognitivewayoftechnicalterms1AgreatmajorityoftechnicaltermsinChinesearenominatedonthebasisoficonicity1Therefore,itisc

4、rucialtotranslatenewtechnicaltermsbytakingintoconsiderationtheiconicityoftheEnglishandChineselinguisticsymbols1Word2formingregularities,languagefeaturesandidiomaticityinbothlanguagesshouldalsobeconsideredintranslatingnewtechniqueterms,whichcontributesalottotheco

5、mmunic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1KeyWordsiconicitytechnicalterminologycognitiontranslation1引言了《自然句法》和《句法像似性》两本书,系统地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最基本的功能是通过对语言句法中所存在的像似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符号本身来传输信息。20世纪,著名语言学家究,总结了“意义相近,形式像似”的原则。许〖1〗〖5〗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国璋于1988年将Iconicity译为像似性,引起〖6〗〖7〗的关系是任意的,

6、同时也提出了相对任意性和了国内的广泛关注。沈家煊、杜文礼、严辰〖8〗〖9〗绝对任意性。绝对任意性是指符号的创造和使松、王寅等学者对语言的像似性展开了研用没有任何理据性,而相对任意性是指符号具究。他们探讨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间的理据有一定的理据性,即像似性。虽然他更强调语性、可论证性和非任意性。这些研究主要集中言任意性原则,但也承认了语言符号在一定程在句法层面上,尤其是语序的像似性。对于词度上具有像似性特征。随着20世纪后半叶认汇层面像似性的研究远不及句法层面深入。本知语言学的兴起,语言学家们对任意性原则支文尝试着从词汇

7、的意义和形态两方面探讨科技配一切语言学研究的观点重新进行了思考。美词汇的像似性特征。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斯2像似性的认知理据〖2〗(Peirce)将符号分为icon、index、symbol三传统语言学理论认为,概念是符号与事物类,他首次使用了Iconicity一词,认为每种语言之间的自然联系,其作用只是一种连接纽带,不的句法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受人类认知方式的干预,认知语言学承认客观〖324〗的像似性。海曼(Haiman)于1985年出版世界的现实性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但更3课题来源:湖南

8、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术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编号:07CGB02)。收稿日期:2008207217/910中国科技翻译23卷强调人类认知的参与作用,认为语言不能直接成的不多。据Householder统计:英语中只有9〖7〗反映客观世界,而必须有人的认知介于其间。%的词汇才是完全任意的。人类认知倾向于〖12〗语言像似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