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与大学教师评价:人性理论视角

大学教师与大学教师评价:人性理论视角

ID:38137093

大小:253.1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1

大学教师与大学教师评价:人性理论视角_第1页
大学教师与大学教师评价:人性理论视角_第2页
大学教师与大学教师评价:人性理论视角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教师与大学教师评价:人性理论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簟■与掌一谭偷人性曩谂的曩■曹如军(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淮安223300)【摘要】大学教师作为以职业划分为基本标准的“人”的一个类属,具有“社会人”、“知识人”和“创造人”的属性。大学教师评价要直面教师的各种需要,着力关注教师的精神需求,处理好外部规则与教师自主的关系,要正视评价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关键词】人性理论;大学教师;教师评价【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18(2010)06—0079—03【作者简介】曹如军(1973一),男,江西上饶人,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人性理论是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人是什为,教师之本征首先在

2、于教师是“社会人”,大学教么”的回答。现有的人性理论学说包括经济人、社师同样首先应该是社会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人”,会人、管理人、自动人和复杂人等经典假设。各种人是指社会的“普通人”。之所以强调大学教师是“社性理论对人的识读,为我们诠释大学教师、设计与改会普通人”,目的是为了拒绝对大学教师的神化,促造大学教师评价创设了重要思路。使人们对大学教师本性的认识能走下神坛。以社会普通人来定位大学教师,有两层含义:第一,大学教一、人性理论视野下的大学教师师不是清心寡欲的修道土,其身上存在多种需要。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有生物性需要,也有社大学教师是在大学中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会性需要。对大学教师来

3、说,物质需要和生物性需和直接社会服务职责的专业人员。在人性理论的视要这些所谓的低级需要的满足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野中,大学教师作为以职业划分为基本标准的人的他们是大学教师延续生命、致力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类属,具有社会人、知识人和创造人的本征。第二,大学教师是社会规制下的人。大学教师并非1.大学教师是“社会人”社会特权阶级,也没有古代“士”之自由,其言行在教师究竟算是什么样的一类人,却具有强烈的各种制度化的规约之下,因此难以超凡脱俗,成为纯时代差异性。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不粹的、完全意义上的自主、自发、自制的自动人。同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下,教师所面临的境遇和教2.大学教师是“知识人”

4、师这一概念符号所表达的意义,时而呈现出两种矛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滴水,自盾的极端:在某些历史条件下,教师可以位列圣贤,己必须拥有一桶水;现代教学理念则赞同:教师要教作为饱读诗书、博古通今的典范,享有“一日为师、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是一条流动的河。无论是终身为父”的至高地位;而在另一些历史条件下,教传统教学理念,还是现代教学理念,都说明了一个道师又被描绘成形容琐碎、衣不蔽体的盲流代表,在等理:教师是知识的优势占有者。而大学教师承担着级制森严的社会规制下,因在十等人中位列妓女之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责,更是知识的优势占有者。后排名第九,而被俗称“臭老九”。及至现代社会,在我国,这种知

5、识的优势占有者统称“知识分子”。虽然上述两种对教师的极端认知已日渐淡出人们的西方国家也存在“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对“知视野,但在社会公众眼中,教师职业依然与众不同:识分子”的内涵,马尔库塞认为,“知识分子是指以教师是园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思想批判为武器,以理想未来为立场批判现实的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这些隐喻都在一定程度人”。孔菲诺认为,“知识分子指以天下为己任,准上传递了人们对教师的特殊认识和看法。备改造人,进一步改造社会的人”。托马斯·梅兹格那么,究竟哪些属性才是教师的本征?笔者认认为,“所谓知识分子指人类中最能‘解蔽’的批判80熟荡赫2010卑筹6期者”。爱德华·萨义

6、德(EdwardSaid)说:“知识分子识技能教育,还包括对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修是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公众(f0r)来代表、具炼。因此,在多年学校教育的陶冶下,大学教师更关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_】由注自我心灵的对精神的需要、对民主的需要、对情感此可见,在对“知识分子”内涵的理解取向上,我国的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重视的是受教育的程度,而西方国家强调的是对终3.大学教师是“创造人”极价值的坚持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换言之,一个重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创造”的理解既凸显外在标准——知识的多寡,一个更追求内在实具体丰富,又各有特色。综合这些理解,笔者认为,质

7、——知识分子精神。但凡产生新的、具有价值的产物的过程和活动都可从现实情况看,古代大学教师大多较好地做到以称之为“创造”。这就是说,从活动结果来看,创了知识分子外在标准与内在实质的结合和有机统造可以是思想观念层面的,也可以是物质实体层面一。一方面,他们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比社会其它的;从活动范围来看,创造活动涉及人类生产活动和成员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智性。另一方面,由于在特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定的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