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医案选读--清代名医医案选读之四

王孟英医案选读--清代名医医案选读之四

ID:38141247

大小:293.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6

王孟英医案选读--清代名医医案选读之四_第1页
王孟英医案选读--清代名医医案选读之四_第2页
王孟英医案选读--清代名医医案选读之四_第3页
资源描述:

《王孟英医案选读--清代名医医案选读之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中医药2005年第26卷第11期53王孟英医案选读清代名医医案选读之四黄煌(南京中医药大学基拙医学院,南京210029)关键词王孟英医案中医学术发掘中圈分类号R249.49{凌Vt7o碑获A文章编号一1672-397X(2005)11-0053-03王孟英(1808-1890),名士雄,别字潜斋,梦影,又阴素亏,而热伏于内也。予桅、连、桑、菊、茄、翘、答、解、号半痴山人,浙江海宁人,居于杭州,世为医。孟英少孤银花、丝瓜络、莲子心,出入数齐11。热吃皆减,脉亦较和,贫,年十四,立志继承先人遗志,苦学十年,颇多心得。度赤而

2、疼,大解色酱,知其伏热下行类。又数剂,苔始退咸丰中,太平军攻杭州,工转徙上海,时疫病大作,孟英而知饥,参以养阴而愈。疗治,全活甚众。所订《随息居霍乱论》,医者奉为圭桌。提要:本案是反映王孟英强调温病使用清热法的孟英在温病学说上贡献尤大,又著《温热经纬》,以《内典型案例。患者发热暮盛,四肢厥冷,头痛呕吐,睡则吃经》《伤寒》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兼将昔贤诸语,提示病情严重,里热已盛,已呈逆传心包之势。而体说,择善而从,并附以己见,所论亦平正明达,阐发精质本来不强,脉象见软涩。此病呈现虚实交结之局。方深。故《清史稿》谓:

3、“号叶氏学者,要以士雄为巨孽”。生用黄连解毒汤加减。平著作甚多,多半毁于兵火,现存的除上述两书外,尚辨证:此案是舍脉从舌从症之法。患者脉象软涩,似有《王氏医案》正续编计十卷、《随息居饮食谱》一卷等。虚象,但舌质紫红,苔黄腻,而且发热,口苦,呕恶,吃语,《王氏医案》皆为追忆式医案,所选者大都为症情疑似是内有伏热之的重要指征,脉象不足为凭,可舍弃不论。难辨的治验。王氏文笔简洁流畅,诊治过程较清楚,尤论治:①对急性病,应以治病为先,顾体为后。患者其对识证关键能-一点明,对读者颇有帮助。与徐灵胎虽素体阴亏,但病为温邪,不用苦寒清热

4、,不能除病。此医案相比,王氏医案注重辨证的经验记叙,偏重于时养阴扶正,于病无补。王氏先治病,后养阴治体,治疗“验”,而徐氏医案注重于对时弊的抨击与对医学思想先后有序。②使用黄连、黄芬、山桅等苦寒清热药,其舌的阐述,偏重于“理”。质应以暗红坚老为特点,其舌质紫,非疲血,而是有内王孟英所处之世,温补之风盛行,故其医案中多为热,是使用黄连解毒汤的客观指征。头痛吃语,是使用误补而成败证坏证的案例。处方用药,以清凉通泄为黄连解毒汤的全身症状。③全方的主力应是黄连、黄主;观其辨证,多凭脉舌。这些经验,可作为我们临证参芬、山桅、连翘,可

5、惜未写明剂量。依笔者之见,此四味考。此外,王氏用药虽味数较多,但法度极严谨,大多源应重用,其中连翘非用60g不足以控制病势。在服法上自古方,加减化裁亦十分精当,值得效法。须一日连进多剂方可。医案来源:《王孟英医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案2温热(二)19970李德昌之母,仲夏患感,医诊为湿,辄与澡剂,大便案1温热(一)反泻。遂疑高年气陷,改用补土,驯致气逆神昏,汗多舌叶承恩,年五十岁,患发热暮甚,肤厥头疼,呕恶便缩。已办后事,始乞诊于孟英。脉洪数无伦,右尺更甚,澹.睡则吃语,不饥不渴,汗出上焦,自觉把握不住。延与大剂犀角、石

6、膏、黄答、黄连、黄柏、知母、花粉、桅子、孟英诊之,脉软涩而不鼓指,右手尤甚,宛似虚寒之证。石解、竹叶、莲心、元参、生地之药。另以冷雪水调紫雪,惟舌本紫,苔虽薄,而黄腻,口苦,眼算时觉出火。是真灌一昼夜。舌即出齿,而喉舌赤腐,咽水甚痛。乃去三·54·江苏中医药2005年第26卷第11期黄,加银花、射干、豆根,并吹锡类散。三日后,脉证渐与六味地黄汤,送饭丸肉桂心一钱,覆杯而愈。和,稀糜渐受。改授甘凉缓剂,旬日得坚黑矢而愈。提要:六味地黄丸加肉桂治疗吐血案。提要:本案为温病。患者神志昏迷,汗多舌缩,脉洪辨证:面有红光,足冷,脉形

7、豁大,是所谓虚火上浮数,诸多险证,均提示热毒已人心营,呈气营两潘之势。的吐血。以药测证,使用肉桂当还有心悸腹痛等,而且处方为黄连解毒汤、白虎汤、犀角地黄汤加减。其人必形容憔悴,唇舌当淡暗。辨证:①有是病则用是药。患者虽是高龄,但有脉论治:①舍病从体之法。病属吐血,但体质已差,不洪数无伦、神昏、舌缩、汗多等明显的热象,依然可用大用止血药,姑且先治人。此为治疗血证又一法。②归脾剂清热解毒,先前医生使用温补是误治。②投燥剂,大汤证当有面黄色萎、食减便塘、心悸不眠诸心脾不足之便泻;投甘凉养阴,大便反坚。提示不能以大便泻就认候,本不

8、是治疗血证的专方,但临床往往拘泥于“脾不为脾虚湿盛,阴虚者也有便塘者。统血”之说,而用温补止血,不免流于庸俗。论治:①案中紫雪,为紫雪丹(《和剂局方》),芳香案6痛经开窍而清热平肝。以前多用于温热病神昏惊厥者,现在里中张君雪沂令正,三十七岁。于乙已年患经行腹是否可以试用于高血压、老年性痴呆等神经科疾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