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谚语看日本人的人生观

从谚语看日本人的人生观

ID:38143719

大小:1.80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从谚语看日本人的人生观_第1页
从谚语看日本人的人生观_第2页
从谚语看日本人的人生观_第3页
从谚语看日本人的人生观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谚语看日本人的人生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卷第5期南阳理工学院学报Vo.l1No52009年9月JOURNALOFN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Sep.2009从谚语看日本人的人生观井力(南阳理工学院外语系河南南阳473004)摘要:谚语是口口相传的一种文学形式,具有形象、凝练的语言特征,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类智慧的结晶。谚语扎根于生活实践之上,自然也能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和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分析日语谚语中与人生观联系紧密的诸多表达,旨在揭示日本人的传统人生观的内涵。关键词:日本人;谚语;人生观

2、中图分类号:G11文献标识码:A日本的谚语据说多产生于江户时期(1603~时取材于历史典故或历史名人、风俗习惯,这部分具1867),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行在老百姓中间。其表有相当强的民族特色。日本人上下有序、内外有别现的内容极其丰富,从人们的喜怒哀乐到人情冷暖、的文化特点在谚语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处世之道,从人与人的关系到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相同或相近的文化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谚语,系,五花八门,无所不及。谚语产生于劳动实践之例如欧洲各国的谚语有很多相通之处。另一方面,中,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俗话说:古语无虚言,谚不同文化之间也

3、会产生同等意义上的谚语,这也许语历经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具有普遍的价值。换是基于人性的共通之处。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的谚句话说,只要人性不变,谚语就有存在的基础。语从外国特别是中国直接引用的占了很大比重,这谚语从语言表现形式上来看,短小精悍,多采用些谚语在日本生根,继而被广泛接纳,已经融入到日比喻手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或者从两个看似没本人思维的底层,所以可以认为是被日本化了的有关系的事物中找出其共同点,加以比照,利用其落谚语,研究日本谚语把这部分摘除掉也是不完整,不差造成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妙趣横生,令人过目不自然的。忘。比如

4、頭隠尻隠(藏头露尾,欲盖弥彰)这句谚语,意指做了不好的事后竭力加以掩饰,二日语谚语与日本人的人生观结果因不小心仍然露馅被人发现。比喻非常形象,令人忍俊不禁。再有女房畳新!良本文拟通过比照日语谚语来分析日本人的人生(老婆和榻榻米还是新的好),将老婆和看似毫观。既然日语谚语是日本人文化和意识的反映,那无关联的榻榻米相比较,构思新颖奇特,形式简洁么它必然能体现某种人生观,作者以日本文学博士凝练。石井庄司所编新编谚语格言辞典为参照,将人生观定位在:(1)对人生的认识;(2)为人做事的态度;一日语谚语的文化底

5、蕴(3)对人生的态度等三大部分上,将与之有关的内容一一查找,共找出相关条目173项。又将其按上谚语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反映了某一地区、述三部分对号入座,做进一步分类,最后得出结果民族的文化和思维,其内容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如下:方式、宗教信仰、风俗民情、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等(一)日本人对人生的认识有密切的联系。例如日本是海岛国家,属于海洋性日本人对人生的认识归纳起来有两部分构成,气候,多雨潮湿,植被种类丰富,所以日语中涉及河即:人生无常;善恶有报(1)人生无常(19条,11%)流、鱼类、船只、浅滩、竹子、树木的谚语相对较多;从

6、生者死(有生必有死)宗教信仰来看,日本传统的信仰是神道,后受到外来禍福糾縄如(因祸为福)的佛教、道教、儒教的影响,呈现出多种信仰并存的歓楽!∀哀情多(欢乐极兮哀情独特现象,这些在谚语中都有深刻的体现。谚语有多)作者简介:井力(1963年-),男,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E-mai:ljingli666yahoo.com.cn34南阳理工学院学报第1卷会別始(人生聚散本无常)(2)善是一时之耻,不问乃终身之羞)恶有报(7条,4%)正直頭神宿(善良正直者天助之)

7、悪事身!(恶有恶报)正直一生宝(诚实乃一生之宝)積善家余慶(积善之家必有余正直最良策(诚实乃最善之策)庆)专门表现诚信、重名誉的也有若干:(5人生无常,善恶有报。这是典型的佛教用语,显条,3%)示出佛教对日本人思想认识的巨大影响力。公元6武士二言(武士不二言)世纪,佛教通过中国,经由朝鲜半岛由官方和民间两武士食高楊枝(凉伞虽破,骨格尚个渠道传入日本后,与日本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对日在)本人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还有一部分源自中国、表现温良恭俭让(二)日本人为人

8、、做事的态度的所谓君子之风的条目(8条,5%)。而本书中有关人生在世,要想安身立命,个人的品行、修养是仁的谚语数量较少(2条,1.1%):非常重要的。江户时期儒学思想占了主流,在其基窮鳥懐!猟師殺(穷鸟入怀,础之上成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