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制作教案15-16上(张健)

风筝的制作教案15-16上(张健)

ID:38147851

大小:5.54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06

风筝的制作教案15-16上(张健)_第1页
风筝的制作教案15-16上(张健)_第2页
风筝的制作教案15-16上(张健)_第3页
风筝的制作教案15-16上(张健)_第4页
风筝的制作教案15-16上(张健)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筝的制作教案15-16上(张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风筝的制作【教学时段】2015-2016学年度上期【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教学教师】张健【教学设想】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品,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风筝的制作是融合数学、历史、文学、物理、地理、美术等多种知识于一体的一项手工实践活动,因此,我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作为本课设计的要点。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类型、制作等基本知识,还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学生弄清风筝起飞的原理,通过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有效地发挥劳技课综合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劳技课的艺术美、文化美、科学美、创造美,让学生的综合素质

2、得到全面的培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风筝文化;(2)初步掌握“扎”、“糊”、“绘”、“放”等风筝制作的基本方法。(3)体验削篾条过程,认识篾青和篾黄(4)如何把蒙面糊在风筝骨架上(5)放飞过程中一般需要的技巧2、过程与方法:体验风筝制作的全过程。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独立扎制一个风筝,绘制图案之后进行放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中国风筝文化的过程中,培养爱国情操,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习惯。在交流展示中感受制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风筝制作的基本方法:扎、糊、绘、放。10难点:风筝骨架

3、的制作、风筝提线及起飞方法。【教法与学法】教法:设疑—引导、探究—发现、演示—模仿、启发—创新、多元化评价学法:观察—思考、讨论—归纳、合作—实践、体验—创新【教学时间】7课时(合为6节课)【教学资源】材料:篾条、纸、棉线等工具:剪刀、美工刀、铅笔、固体胶、直尺、水彩笔等教具:风筝示范作品、学生绘图参考图片设备:多媒体展示平台课件:《风筝的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节课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5分钟)出示学生在操场放飞风筝的图片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风筝的制作”。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户外,感受大自然

4、的气息。或者踏青远足,或者进行一些适量的运动。说到运动,放风筝是最适合不过的项目了。别小看了放风筝,那可是一项健身娱乐相结合的运动。二、在动手制作风筝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中国风筝文化。观看视频思考问题:问题1:风筝的起源问题2:风筝的得名问题3:风筝的发展问题4:传统风筝的四大产地问题5:风筝的种类10(一)风筝的起源风筝,为中国人发明。源于春秋战国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最早的风筝用于军事。(如何测量距离呢?)(二)风筝的得名:风筝最早并不叫“风筝”,又叫木鸢、纸鸢、风鸢。有着“南鹞北鸢”的说法。“风筝”这个名字得

5、来,(三)风筝的发展:以历史为轴:战国、汉代、唐代、五代如一位外国风筝专家所说:“风筝引起人类飞向天空的遐想,导致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四)中国风筝的四大产地中国风筝四大产地——北京、天津、南通、潍坊,简单介绍潍坊。(观看视频:潍坊风筝1’19”停)(五)了解风筝的种类1、传统风筝——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板子风筝、龙类(串式)风筝。(使学生在对不同类型风筝的欣赏中,深切地感受到风筝的艺术之美,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以教室墙壁沙燕风筝为例):五福捧寿2、现代风筝——特技风筝。(六)风筝起飞的

6、原理10老师展示“风筝起飞原理图”讲解:风筝主要靠气流(风)的推力升扬于空中。风筝本身有重量,它之所以能在空中漂浮飞翔,是受空气的力量支撑向上,这种力量称为扬力。风筝在空中时,空气会分为上下流层(看图讲解),此时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风筝就往上扬。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减低,把风筝吸扬上去,扬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的。飞翔在空中的风筝,除了接受空气的扬力之外,同时亦受到空气往下压的压力,此压力称为抗力,当抗力小于扬力时,风筝才能飞翔于空中。问: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风筝

7、的起飞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风力大小、提线牵引、风筝的材料、大小和形状对风筝起飞都有影响。注意风筝顶角的角度以及对称。(顶角越大,风筝面越大,越容易放飞成功)三、风筝的制作(看视频学生观察并讨论)风筝作为中国民间工艺的技艺传授主要靠“口传心授”,概括起来有四个字:扎、糊、绘、放,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简称“风筝四艺”。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来学习风筝骨架的制作方法。制作要求:竹篾削得粗细、厚薄适中,骨架捆扎对称、牢固。10说明制作要求,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分钟)(教师演示,学生

8、实践)一只风筝能否飞得高,放得远,关键是骨架的扎制。选材:中国风筝的骨架制作以竹材为主。现代开始用木材或其他的一些材料。根据风筝的大小来准备竹条,选择的竹子要粗细软硬适中,还要做到对称均衡。制作方法讲解:先请一个同学到讲台来体验一下削篾条。之后教师归纳总结:认识篾青和篾黄:细篾条分篾青和篾黄,篾青,即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