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成年

不让孩子成年

ID:38148016

大小:98.7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7

不让孩子成年_第1页
不让孩子成年_第2页
不让孩子成年_第3页
资源描述:

《不让孩子成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是否提早学习--->提早挫败--->提早放弃>现在的国一英文已经有此现象了>中国成语揠苗助长不正是>古有明训吗?>作者:洪兰>>一位朋友响应政府就业辅助计划请了两名年轻人,但是这两个人迟到早退,遇事则推,而且摆明了反正是短期就业,「我不想学」,令他大摇其头。另一位朋友说他儿子国立大学毕业四年了,还没有正式工作,每次去上班就抱怨工作跟他志趣不合、跟同事合不来,动不动就辞职,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爷家中住」,也令他烦恼不已,完全是张岱在《自道小康》中所说的:>>「功名耶,落空;富

2、贵耶,如梦;锄头耶,太重;忠臣耶,怕痛;之人耶,有用没用。」>>假如国家栽培出来的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企业界不能用,我们要这些学生做什么?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年轻人没有上进心?最近有研究指出现在幼稚园教得太早,在孩子大脑还未发育好之前,教以前一年级才学的东西,使学习变成挫折。>>是否提早学习--->提早挫败--->提早放弃>>的确,任何事情超越能力就变成压力,既然是压力,当然不会主动去做,逼急了,孩子会采取逃避的态度,就像大人碰到压力会逃避到酒精中,孩子碰到压力便逃避到电玩中,恐惧学习的孩子就愈

3、来愈多了。>尼采曾经写过一篇论文谈主控力(thewilltopower),其实,人都想控制他的环境,连两个月大的婴儿都希望做他自己命运的主人。>>实验者在婴儿摇篮上装了一个动作感应器,他只要头一动,摇篮上的走马灯就会动,婴儿发现这个秘密后就会不断的转动他的头,看着会动的灯高兴的咯咯笑;控制组婴儿睡同样的摇篮,也有着同样的走马灯,只是没有感应器,不能自己控制走马灯的动,但是走马灯仍会动,设定好了每一分钟转一下。结果这组婴儿就安安静静的躺着,不会去动他的头,也不会笑。>>因此主控力是个强烈的动机,驱使

4、孩子去探索。如果什么都是别人安排好了,自己不需用大脑,只要跟着做就好的话,孩子会很快失去动机,变成叫一下,动一下的木头人。我们看到凡是注重学业成绩和升学率的国家,如日本、韩国,都有很多啃老族的青年,对人生不抱希望,也没有自主谋生的动机。>>孩子并不会长大就自然变成大人,他需要教导与角色模范,如果每天把孩子关在补习班,他是没有机会学习这些的。上周我去台东的太麻里,发现香兰部落的孩子做完功课后会去一间中间可以升火的小木屋,是部落提供男孩们谈心的地方。在那里,孩子透过部落的其他男性角色模范,学习如何做大

5、人。>>「成年」在所有动物中都是大事,迟迟不让孩子「成年」只会累死父母。目前的教育好像愈来愈不符合时代的需求,我们该认真审慎的去思考,为什我们的教育会制造出不知人生目的为何的大学生呢?>>(作者为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当孩子大时,父母要会三个心>不要太关心,不要好奇心,不要太热心>>头好痛,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现在是中午十二点半,还没吃饭,肚子好饿,我在等老二起床一块吃。妻子说他们凌晨三点多看完DVD才睡,饿了就先吃吧。但我还是想等。老二在台北读书难得回来,更难得一块吃顿饭,何

6、况今天带女朋友和同学一块回来。>>迷迷糊糊躺了一会,起来已经下午两点了。在卧房颠倒个半天不知道穿什么好?是休闲一点还是家居一点?好不容易穿好下楼,看到妻子已经在厨房忙着,我过去问她:「我这样穿好看吗?」>她头也没抬回我:「在家怎么穿也行。」>>我回到客厅漫不经心地看着电视。我还在等,等着他们起床。>忽然听到楼上冲马桶的声音,起来了。我冲到厨房告诉妻子:「起来了。」>妻子回我:「正好,再炒两个菜就好了,你准备桌子吧!」我忙不迭动起来。。。。>>不一会,几个人下楼来了。孩子们很客气地跟我们打招呼,妻子

7、解开围裙走出来,笑着招呼:「吃饭吧!」气氛凝住了几秒钟。这时,老二回答:「我们不吃了,今天同学聚会,我们要赶快走,快迟到了。」>>妻子仍然想留住他们:「我早上才去市场买的菜,还现杀了一条鱼,做你最爱吃的豆瓣鱼,吃了再走吧!」似乎仍然留不住他们,老二回说:「你们吃吧。」>趁着同学们穿鞋子的空档,妻子小声告诉老二:「我和老爸一直在等你起床一块吃饭,我们都还没吃呢!」老二皱个眉头,回过脸告诉妻子:「你们干嘛等呢?饿了就先吃嘛!你们这样等我,我会有压力啊!」说着就在同学一片谢谢与再见声中出门了。留下我和妻

8、子站在门口。我碰到妻子的手……凉凉的。>>我知道,我可以很严肃地告知孩子,这是不懂事,甚至更夸大这是不孝顺,然后再给他一些教诲,告诉他以后如何安排时间,计画顺序,生活规律……,把一些教条的东西塞给他。我相信他会接受,但我相信他以后会减少回家的时间。就算回来,他也会告知朋友们:「在我爸妈面前一定要如何如何……否则会如何如何……。」那时候,我再也等不到我的孩子了,等到的只是一个虚伪的人。>>我也知道,这不是一个现象,其实,这是一个「过程」,孩子和父母都在学习的一个过程。孩子学习如何过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