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5级2014春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2015级2014春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ID:38150889

大小:8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6

高2015级2014春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高2015级2014春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高2015级2014春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高2015级2014春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高2015级2014春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2015级2014春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2015级2014春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温馨提示:试卷和答卷上的试题要对应作答,答调换了位置相应的题目都不得分分。 第Ⅰ卷 (选择题 27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A、噱(jù)头轧(yá)钢平添羸形垢面B、鲫(jì)鱼褫(chĭ)夺驽马渊远流长C、鱼鳔(biào)笔(bĭ)致发帖要言不烦D、攻讦(jié)恓(xī)惶辖制焕然冰释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2013年9月23日,经过多轮角

2、逐,默克尔最终战胜瓦尔特.施泰因迈尔继任德国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连任三届的女总理。B、家长无意间给孩子种下好逸恶劳的种子,那么收获的肯定是因好逸恶劳所带来的恶果,所谓“种瓜得瓜,豆得豆”嘛。C、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D、一个人没读过唐诗,不了解宋词,殊不知《诗经》,更不懂楚辞,如果不是刻意的自谦,那便没资格谈诗。3、下列句子没有病的()A、国际羽联总决赛女单决赛昨天战罢,重庆妹儿李雪芮2比0轻取中华台北的戴姿颖,连续两年拿到该项赛

3、事的冠军,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总决赛上卫冕冠军的选手。B、在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中,重庆西师附的同学们相互鼓励,认真总结得失,取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他们那种团结互助、在胜败面前不气馁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评委和观众。C、本着落实减负、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指导思想,北京市政府绘出了2014年至2016年中高考改革“路线图”,并出台了初步的改革方案。D、自我市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的活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自目前,已开展16期评选,共推出200余名“重庆好人”。4、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下午6点,路上

4、十分拥挤,正是豪堵时刻,张琳的朋友小林打电话来,让张琳去接她。张琳立刻回复“路上很堵,来不了了。”B、你放着吧!祥林嫂。C、从经济上看,钓鱼岛及其附近的海域蕴藏着众多的石油资源、渔业资源、矿物资源、名贵药材也相当丰富。D、郭沫若在回忆他写《凤凰涅槃》这首诗的情景时说,当时他激动得“全身都有点作寒作冷,连牙关都在打颤”。二、社科类文章阅读(共3小题11分)6 排除各种对于当下诗歌的成见,以我个人感觉,我所亲历的这个时期,从1999年至今,诗歌风气是与日俱增,或许远超出上世纪80年代。写诗、并且以诗人自居,甚至以诗为毕生理想的人群,

5、我没法去统计,但人数肯定不少,且应该多数为青年。诗歌成一种年轻人的风尚,原本在情理之中,但在全社会为生计所困的年月,许多人想做诗人也难,而今,所谓网络时代以来,生计问题虽然仍存在,但活着,基本不成大问题,所以,年轻人趋向诗歌,更为时代使然。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是与年轻划等号的,所以,这个诗歌风气日增的时代,让诗歌重归年轻人的“事业”,是一种“进步”的象征。而当下,中年人坚持写诗,或者重新拾笔写诗,也比比皆是,且未必比年轻人缺乏热情。这样的现象,也促成了诗歌风气的增长。所以,80年代所说的,扔一粒石子,会砸中一个诗人,或许在今天才算

6、是应验。一个国家,尤其是以诗闻名的中国,没有相当规模的诗歌风气,我相信是有问题的。但认真反思,当诗歌风气过旺,就像经济过热一样,可能也未必是好事一桩。某种程度上,写诗、以诗人自居并以诗为毕生事业的人群太多,会造成大面积的智力浪费。写诗是作文者一个最基本的能力,也即,不去做诗人、不以诗人自居、不以诗歌为毕生事业,也一样能写诗,而且这种能力会终其一生不变——所变的,最多是写出好诗烂诗的分别,或者是心中有诗写不写出来的问题。但是我看到的现象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把这种基本的能力放大为终极追求,所谓唯一的文字理想。诗歌回归常态,

7、可能很多人嘴里都会说,但写诗的心态是否回归常态,说的人未必会考虑这个,更多的时候,写诗的心态根本不是常态,而仍然是“变态”。变态的体现,就是无限烘托诗歌在文字领域的位置,无限加重诗歌在生命中的分量,甚至无限夸大诗歌于精神思想、国家民族的重要性。我相信这是本末倒置无疑——本,原应该是精神思想、国家民族的走向;末,原应该是诗歌。  本末倒置的后果,便是年轻人趋之若鹜于本应属于基本文字能力的诗歌,认为诗歌就是一切,而对于所谓精神思想、所谓国家民族的走向,弃之不顾,或者,单凭写诗所需要的情绪(所谓稚嫩的激情)而以语言暴力对待精神思想、国

8、家民族,从不深入探究,人云时代糟糕、社会黑暗,我亦云时代糟糕、社会黑暗,独立思考完全在九霄云外。诗歌于是占据了许多人绝大多数的时间、绝大部分的头脑空间。朋友问:你在做什么?他答:在写诗。时间和头脑空间几乎被占满的所谓诗人们,从此以追逐诗名、创造诗歌流派以及所谓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