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術護理指導

腹部手術護理指導

ID:38151375

大小:1.51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腹部手術護理指導_第1页
腹部手術護理指導_第2页
腹部手術護理指導_第3页
腹部手術護理指導_第4页
资源描述:

《腹部手術護理指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腹部手術護理指導一、由腹部手術做:.子宮肌瘤切除.卵巢部份(全部)切除.輸卵管外孕二、住院期間相關處置:1.入院當日:⑴戴上手圈和環境介紹。⑵抽血檢驗、做心電圖、照X光。⑶填寫手術、麻醉志願書及術後自費止痛同意書(視需要)。⑷午夜12點開始禁食包括水。⑸皮膚準備:由護理人員將下腹部和雙側大腿(包括陰毛)剃除。⑹更換手術衣、紙褲。⑺睡前灌腸(約10~11PM)。2.手術當日:⑴手術前準備確認,去除髮飾、手飾或假牙。⑵靜脈注射接上點滴,等候手術。⑶由手術室出來,將在恢復室停留1-2小時,再回病房。⑷術後返室一般來說身上會有點滴、導尿管留置。⑸自備

2、束腹帶使用以減輕傷口疼痛。⑹定時接受抗生素注射。⑺注意傷口疼痛情形。⑻禁食至排氣,口乾時可使用棉棒濕潤口腔。⑼麻醉未完全退時,若有嘔吐情形可使用嘔吐袋。3.手術後第一天:⑴手術隔天早上護理人員協助會陰沖洗、更衣以保持舒適。⑵一般手術後可多翻身或下床活動,24小時未排氣時醫師會視情況給予肛門塞劑;若腸沾粘嚴重者須等自然排氣,期間護士會視需要給予薄荷油塗抹以利排氣。⑶排氣後可進食少量開水,無不適再採軟質飲食,漸進式、少量多餐至恢復正常飲食。⑷一般導尿管留置到排氣後即可拔除,但要注意拔除後小便是否在6-8小時自解順暢。⑸一般傷口在術後第一天換藥後即

3、不再換,期間保持傷口乾燥,出院當天醫師會再換藥檢查傷口。三、出院須知:1.傷口護理:⑴視開刀方式而定是否需要拆線或換藥。⑵保持傷口清潔、乾燥,若有不慎弄濕傷口,可用優點消毒並更換紗布。⑶每日觀察傷口是否有紅、腫、熱、痛或不正常的分泌物。⑷若傷口經過臍部需注意臍部清潔。⑸術後約10天後待傷口乾燥可淋浴,若傷口已全癒合及陰道無出血則可採坐浴。⑹必要時,傷口可持續黏貼紙膠布6個月,可預防疤痕生長2.活動與運動⑴請保持心情愉快,正常舒適的生活有助於手術復原。⑵手術後6~8週避免提超過5公斤之重物或抱小孩,若提物品可使用腹部束腹帶以避免震動所引起之疼痛

4、。⑶依個人的體力採漸進式增加活動量,輕微的工作,如掃地、烹飪在術後2-3星期即可開始,無不適、體力許可再增加活動量。⑷三個月內不可從事下列活動:騎馬、騎腳踏車、劇烈的跳舞、久坐及開車以免骨盆充血。3.陰道分泌物和月經回復⑴手術後1~2週內,有時候會有少量紅褐色分泌物,可使用衛生棉並勤更換。⑵子宮切除者不會再有月經、懷孕及子宮頸癌的煩惱。⑶輸卵管外孕術後約1-2個月月經會恢復。4.個人衛生:⑴每天至少清洗外陰部一次,並觀察有無分泌物及其顏色、量與氣味。⑵手術六週內切不可陰道灌洗或用衛生棉條,以防逆行性感染。⑶如廁後,由前往後拭淨。⑷洗澡以淋浴為

5、佳、視情況再盆浴。祝您健康愉快!☎北醫健康諮詢專線(02)2738-74165.飲食攝取:⑴少量多餐,每天攝取2500~3000㏄的水份。⑵禁食刺激性食物如太辣、太腥、大量飲酒及抽菸、濃茶及咖啡。⑶多攝取高蛋白食物,以加速傷口修復:如新鮮瘦肉、魚、蛋、奶類。⑷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可避免便秘,如:蔬菜、水果、燕麥、糙米。6.性生活:⑴單純的子宮切除,不會影響荷爾蒙的分泌,亦不會影響性生活,若合併切除雙側卵巢,則可能有更年期變化,但不會突然老化。⑵手術後6~8週骨盆內深層組織復原,即可有正常的性生活。(可與醫師討論)⑶行房時若感覺陰道乾澀不適,可經

6、醫師允許使用水性潤滑液,或加長性前戲時間如愛撫、親吻。⑷夫妻雙方應多溝通互相支持,並分享內心感受及擔憂,必要時與醫護人員共同討論。⑸輸卵管外孕者術後2-4個月應避免懷孕(或術後月經再來3次後再考慮懷孕)。7.回診:⑴出院後依醫師指示定期門診追蹤。⑵若有異常現象,如:發燒、腹部劇痛、頻尿、解小便疼痛有灼熱感、陰道分泌物異常:有惡臭、出血量增加或顏色變鮮紅,應立即回診就醫。祝您健康愉快!☎北醫健康諮詢專線(02)2738-74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