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_刘仁义

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_刘仁义

ID:38154055

大小:107.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_刘仁义_第1页
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_刘仁义_第2页
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_刘仁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_刘仁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2卷第3期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ol.12No.32004JournalofAnhuiInstituteofArchitecture&Industry2004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刘仁义(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系,合肥230022)摘要:通过对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沿革分析,研究其功能特征、时代特征及其文脉的继承与发展,阐明城市街道中人的意义及其环境观与生态观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城市街道;环境观;生态观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540(2004)03-072-031历史的沿革111从城市设计

2、角度看街道空间形态的形成追溯历史不难发现,早期的一些城市是由街道发展而来的,当社会进入商品流通阶段后,在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出现时,便由点到线逐渐形成了街道。在我国5周礼#考工记6中记载了我国早期营建都城时写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面朝后市,市朝一夫。0同时对街道的宽度等都作了详细的描述:/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0及/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0等等(见图1)。可见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街道的与宽度是表现城市空间系统和社会登记秩序的重要手图1根据5周礼考工记6所记载的周王城规划构想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礼制0的重视。明朝时代的

3、北京城(见图2)的建设思想充分反映了5周礼#考工记6中描述的理想城市,并对我国的城市建设产生过长期的影响。早在公元1世纪,罗马时代的著名建筑师维特鲁威便在其著名的5建筑十书6中明确指出:/城市建筑分为城区、公共建筑和私人建筑两部分,两者之间街道系统的建立是最重要的关键步骤。0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都是发生在街上,在居民的观念当中,街道或街坊都是与自己的家一样,都是自己的空间,人们常以/街坊邻居0昵称。/清明上河图0、/东京梦华录0里都有鲜明的描述。街头叫卖、京城看灯、耍把戏卖艺、法场劫人、融于大自然的街头茶社、以一块帆布限定的图2明代北

4、京城卖艺空间,无不展现出热闹非凡的街道空间画卷。收稿日期:2004-05-08作者简介:刘仁义(1964-),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项目资助: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2003KJ-307)。第3期刘仁义: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73112街道的功能特征在古代,街道既是交通运输的动脉,同时也是组织市井生活的空间场所。没有汽车的年代,街道和道路是属于行人的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游玩、购物、闲聊交往、欢娱寻乐,完成/逛街0所需要的全部活动。发展到马车时代,人行与车行的冲突已开始暴露出来,但矛盾并不突出;而到了汽车时

5、代,街道的性质有了质的变化。由于人车混行,人们不得不终日冒着生命的危险外出,借助于交通安全岛、专用人行道和交通标识及管理系统等在街道上行走,且不得不忍受嘈杂的噪声和汽车尾气的污染,因而严重影响人们逛街的乐趣。在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把人在垂直方向分隔开,剥夺了家庭的基本户外生活要求,难以维持邻里关系和家庭间的日常接触和交往,把人与人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控制在狭窄的楼梯平台上。街道空间形态与人的生活矛盾突出暴露出来。20世纪50年代末,/Team110空中街道0设想的提出者在恢复被人们所遗忘的街道概念,重建富有生活活力的城市社区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6、,20世纪60~70年代便演变为今天的/现代步行街区的空间原型0。1980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我的城市构想0座谈会上,人们提出了街道建设的三项基本目标:能安心居住的街道;有美好生活的街道;被看作自己故乡的街道。凡此均旨在建立[1]以人为本,塑造街道生活环境。113街道的时代特点在中世纪时期,当时的街道主要是在步行的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功能、结构和艺术造型是协调的,形成了有机的整体,街道保持了其文化连续的良好品质,城市街道的特征十分明显。20世纪50年代在新现实主义影响下的我国的城市建设时期,即/一五0时期,开始探索解决城市街道的社会功能和美

7、观的问题,并在新的社会基础上重新理解街道的作用,象洛阳、包头、太原等其主要街道的红线为六七十米,与早期的街道形态相差甚远,在这些城市中这些街道的意义已经淡化了,干道的问题突出了。1958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跃进0,形成了象上海的卫星城闵行张庙一条街,使我国原有的街道形态特征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旧城改造的深入,对一条街的处理有了更臻完善的做法,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落到街道的社会变化功能上来。街道设计突破/一层皮0的处理手法,开始将街道根据功能要求划分段落组成一个街区进行设计,也就是将其作为城市的主要生活环境进行设计了。这时期的

8、街道特征有着较强的时代凝聚性,将曾经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形成的建设过程大大缩短了,象济南的顺和街、瞬井街,合肥的城隍庙、淮河路,这就必然使得这些街道高浓度凝结着某些时代的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