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仙媛纪事_初探

_仙媛纪事_初探

ID:38160369

大小:89.8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_仙媛纪事_初探_第1页
_仙媛纪事_初探_第2页
_仙媛纪事_初探_第3页
_仙媛纪事_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_仙媛纪事_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作古代文学欣赏筅《仙媛纪事》初探□梁诗烨(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510632)关键词:《仙媛纪事》类书性质的志怪小说集文本结构民俗文化价值摘要:明代书坊主杨尔曾所编撰的《仙媛纪事》是一部具有类书性质的志怪小说集,它在结构上,不是单篇小说的松散集合,而是贯穿着四个方面的内在线索,使全书的故事基本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仙媛纪事》是明代类书与小说集刊刻风气下的产物,又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其插图体现出徽派版画的典型风格,展示了其异于同时代作品的独特风貌。《新镌仙媛纪事》(下简称《仙媛纪事》)是明代中因不外在于难以区分类书和丛书以及总集。其实按后期杭州书坊主杨尔曾所编撰的一部通俗作品。

2、目照笔者的理解,类书是摘录、汇辑多种文献中的原前所见最早的版本是明代万历三十年(1602年)苏文,按内容性质或音韵分门别类地编排组织,以供寻州杨氏草玄居的自刻本。全书分九卷,补遗一卷,共检和征引的工具书,即广为采择经、史、子、集中的语188个故事。词、诗文、典故以及其他各种资料,编次排比汇辑成杨尔曾,字圣鲁,号雉衡山人,又号夷白堂主人,书,类似现代百科全书。别署卧游道人、草玄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家从第一部类书《皇览》开始,类书经历了一个古①住钱塘县保安坊二羊牙荡。生卒年不详,约明神宗老而久远的发展历程,它兴起于汉唐之际,当时只是万历四十年前后在世。著作甚丰,所刻书多附图

3、,现作为子部杂家的附属存在,宋元以后,随着类书的编有《仙媛纪事》《东西晋演义》《韩湘子全传》《海内奇撰日盛,它逐渐脱离子部的附属地位而独立,进而有观》《图绘宗彝》等通俗作品传世,是一位作家兼书肆了更为详细之分目。中人(书坊主)。到了明代,类书的编撰蔚然成风,尤其是通俗性有明一代,类书与小说集的刊刻十分盛行,蔚为类书大量出现。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也是出现在大观,《仙媛纪事》作为一部辑录历代女性修炼成仙明代。明代的类书喜欢从前代说部中汲取素材,“明③的作品集,就是这种风气下的产物。作为一部具有类代坊行类书最多,大抵剽窃,无资实用。”“无资书性质的志怪小说集,《仙媛纪事》在文体性质

4、、文本实用”的评价未免过于偏颇,但是这句话至少说明了结构两方面都展现出有别于同时代小说作品的独特明代类书的多和滥。如“《初学记》、《艺文类聚》、《太风貌,因而在小说史上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同时,平御览》、《锦绣万花谷》、《事文类聚》、《古今合璧事书中刊刻的版画插图所体现出徽派版画艺术的风格类备要》等,不仅各处有刊板,又有七八种铜字活字④转型,在版画艺术史上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价值,所本”。原因恐怕有三:一是文人的积极参与编纂,二以《仙媛纪事》不仅在明代小说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是书坊刊刻的兴盛,三是其中所包含的小说等雅俗地,在中国美术史上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共赏的内容深受读者推崇。这就

5、使得类书在明代大行其道。一、《仙媛纪事》的性质一般性类书的特点有:首先,它是一部工具书,有资料汇编的性质;第二,它的编排方式是以类相从笔者认为,《仙媛纪事》不是纯粹的类书,也不是的;第三,它有述而不作的特点;第四,采事而忘意。类书体小说集,而是一部具有类书性质的志怪小说《仙媛纪事》虽有资料汇编的性质,也有采事而集。忘意的时候,但是它的内部并没有以类来分卷,没有关于“什么是类书”这个问题,虽然引起了不少完全做到“述而不作”。它只是具有类书性质,并不是争论,但是至今未有准确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作为工具书而存在的,所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类书。“类书”条目的说法是:“中国传统的资料

6、汇编性质的在明代,小说集可以说是和类书相并行发展的工具书。从各类文献中采辑资料加以编次而成。编次文献存在方式。明代出现小说集编纂的高潮,在数量资料的基本方法是事以类聚、事类相从,即分门别上远远超过前代。而这些小说集因为多少具有资料②类,故名类书。”人们对于类书的概念感到模糊,原汇编的性质同时采取类书的编纂体例,所以这些也0342009.10名作古代文学欣赏可以说是具有类书性质的小说集,如《稗史汇编》《灼如《园客妻》《程公智琼》《天台二女》《白水素女》《姚艾集》《古今奇闻类记》《说略》《说类》《说原》《国色天氏三子》等魏晋志怪小说和唐传奇,无论是主观上还香》《燕居笔记》《万锦情林

7、》《检囊随笔》《益智囊》《智是客观上,都有着资料汇集的性质。第二,小说集中品》,还有冯梦龙的《太平广记钞》《智囊》《智囊补》保留了大量关于道教文化的知识,某种程度上可以等。数量如此众多的小说集都是出现在万历前后,可看为是道教“宣传本”。里面指出了一条可以让凡人见明中后期小说集编纂的风气之旺盛实属前所未通向仙界的道路。同时还指明了一些普通民众最想有。这些类书体小说集有其重要的特点:“通俗化的了解到的知识,如在卷一《无上元君》中阐述了何谓倾向有所加强,强调雅俗共赏的娱乐性质”,“这与宋“七十二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