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枞盆地天头山金_铜_矿床找矿地质条件分析_李祥征

庐枞盆地天头山金_铜_矿床找矿地质条件分析_李祥征

ID:38163324

大小:666.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庐枞盆地天头山金_铜_矿床找矿地质条件分析_李祥征_第1页
庐枞盆地天头山金_铜_矿床找矿地质条件分析_李祥征_第2页
庐枞盆地天头山金_铜_矿床找矿地质条件分析_李祥征_第3页
资源描述:

《庐枞盆地天头山金_铜_矿床找矿地质条件分析_李祥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TS探索庐枞盆地天头山金(铜)矿床找矿地质条件分析●●李祥征(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五地质队,安徽巢湖238000)[摘要]文章根据庐枞火山岩盆地铜多金属矿分布现状及盆缘构造、次火山-侵入岩等控矿情况,分析比较了盆地西南缘天头山金(铜)矿床成矿和找矿地质条件,进一步明确区内找矿方向。[关键词]庐枞盆地;天头山;金(铜)矿;成矿条件;找矿方向;安徽省安徽省庐枞火山岩盆地几十年的地质勘查史表地质队曾加密至50m槽探找金,因认为矿化不稳定,明,其金矿化主要集中在盆地西南部。20世纪80年代矿体规模小而导致工作时断时续。19

2、85~1988年华东在庐枞盆地西南缘枞阳县发现和勘查的天头山金(铜)冶金815队重新认识并再次进驻工作,加密槽探、布设矿床是庐枞火山岩盆地找金史上的突破,推动了区内浅井,于1987年转入详查,共计完成钻探9400m,槽探3金矿勘查工作。笔者总结了该区域的矿产勘查成果,对4500m,浅井48m。全区共发现铜矿体24条,其中金#比分析区内金(铜)矿成矿潜力及找矿地质条件和方矿体15条,金矿规模达小型。以9矿体规模最大,延向,以供进一步勘查参考。长>400m,延深>380m,资源量约占全矿床的73%。初步分析矿床类型为与次

3、火山岩有关的热液型金(铜)1矿床地质概述矿(图1)。天头山金铜矿床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西南缘,矿2找矿地质条件分析体主要呈含金铜硅化石英脉状,产于盆缘由3条近SN向断裂控制的矿化破碎带中。此3条控矿及储矿断裂天头山矿床规模虽小,但作为独立金矿的发现和切穿上侏罗统砖桥组安山质凝灰岩及下伏上侏罗统罗勘查是庐枞火山岩盆地找金史上的突破,结合庐枞区岭组砂岩,一般延长>1km,以张扭性为主,具张、扭多域找矿成果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庐枞盆地西南缘初步次活动。受断裂控制的3条矿化带主体产于盆外缘上显现了盆缘特有的成矿地质背景和金铜矿的

4、找矿潜侏罗统罗岭组砂岩段的断裂中,单矿体一般延长力。100~190m,延深90~180m,平均厚0.88~1.85m,平众所周知,庐枞盆地铜矿多为矿点或矿化点,星罗-6均品位Au(3.62~14.89)×10、Cu0.50%~1.52%,金铜棋布,一般表现为受断裂带控制的含铜石英(硅化)脉共生,铜矿体一般包含金矿体,较金矿体规模大(铜包状铜矿,少数为浸染型含铜硅化“带状”铜矿。前者以含金)。铜石英脉型“井边式”铜矿床为代表,后者以浸染型带该矿于1958年曾有过民采,1965年安徽省地质状“拔茅山式”铜矿床为代表。矿化

5、围岩多为火山碎屑326队投入少量槽探找铜,1982年底安徽省冶金815岩,主要分布在庐枞盆地内火山岩地区。由于矿体规模[作者简介]李祥征(1961-),男,安徽庐江人,1983年毕业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普查与勘探专业,主要从事野外地质勘查和研究工作。地质高级工程师。40南方国土资源2013.07<<<科技园地体,疑其原为古火山机构;以东毗邻砖桥旋回黄公山火山口(图3)。矿床中酸性岩脉、岩枝及次火山岩脉发育,其中侵入砂页岩中的次火山———安山玢岩与矿脉紧密共生,二者具有一定的时空和成因联系,并向深部有膨大趋势。同时早先

6、发现的矿体主要赋存于砂岩断裂破碎带中,钻孔探矿已验证金铜等矿化深度超过400m(更深部没有探查和控制),并伴有安山玢岩脉与之共生,其矿化深度远较现阶段盆内星罗棋布的脉状或带状铜(金)矿化深度大。34据同位素研究资料,天头山矿床黄铁矿S为+4.6‰~+6.3‰,变化范围小,具岩浆硫特点;铁白1312云石C为-2.6‰,接近原生碳同位素成分;δO值介于7‰~9.5‰,均指示岩浆热液成因为主。因此结合矿床地质环境分析,初步推断天头山金(铜)矿床成因主要亦可能与次火山岩有关,应具有较好的盆缘成矿地质条件和背景。对区域控矿断裂

7、进行分析,近SN向断裂为庐枞盆地西南缘的主要构造骨架,又为区内铜、金、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化的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从西而图1天头山金铜矿床地质略图东近等间距平行展布的天头山、王庄—小徐庄、鸡头1-第四系;2-砖桥组第1岩性段;3-罗岭组上段第2-6岩性段;4-罗山—朱家洼3条延长数公里的近SN向断裂破碎岭组上段第1岩性段;5-安山质凝灰岩;6-闪长玢岩;7-正长斑岩;带,其依次控制盆缘基底砂岩中的Au-Cu(Ag、Bi)、8-正长岩;9-不整合界线;10-断层及编号;11-含金铜矿脉体;12-脉盆内火山岩中的Au-C

8、u-Ag和Cu-Au-Pb-Zn带编号3条矿化带,断裂构造为区内成矿提供了良好的通较小,勘查程度相对较低,矿化及勘查深度一般<200~道和矿质沉淀场所。其中,火山岩盆地内断裂矿化深300m。度现阶段探查相对较浅,未达砂岩基底。而天头山矿床另一类以铜矿为主的铜、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则断裂延深大,切割火山岩盖层和基底地层,更具其特别多位于火山岩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