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月杯中圆

天心月杯中圆

ID:38164907

大小:305.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天心月杯中圆_第1页
天心月杯中圆_第2页
天心月杯中圆_第3页
天心月杯中圆_第4页
资源描述:

《天心月杯中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1期湖南城市学院学报、,o1.33No.12012年1月JOURNALOFHUNANCITYUNIVERSITYJan.2O12天心月杯中圆——禅茶一味略释张利文(湖南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长沙410003)摘要:禅茶一味的茶道源自中国,发扬于日本,它贯彻了洪州禅之后“触类是道而任心”的思想,是一种“用上见体”的明心见性。“和敬清寂”茶道四谛最终的落处就在于一个“寂”字,也就是平常心的道。茶道将禅融入了生活,是一种重视此岸当下的生活禅。关键词:禅茶一味;茶道;用上见体;平常心中图分类号:K203文

2、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942(2012)0卜0036—04“禅茶一味”是近年来文人茶客品茶论道时,茶”之事,[1]467-468故早在秦汉,中国就已有茶叶经常提起的一句法语。但禅茶一味是什么味,这的生产与饮食。两汉之际佛教传人中国后,因茶又恰似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一样,是不可言语道具有提神醒脑,利于禅修的药用功效,自然也就来,究竟只能亲悟的禅机。然而明月非指,却必被寺院僧众所接纳。陆羽《茶经》载刘宋时,昙借指以指月。禅茶之味虽只能自品自得,然欲知济道人即以茶饮招待皇子子鸾、子尚二人。子尚晓茶与禅之

3、间的历史渊源,强假名相,亦可粗浅可能此前从未尝过茶水,赞叹日:“此甘露也,何而论。故借此略谈一些自己对禅茶的感想。言荼茗?”大约六朝时饮茶尚未形成风尚,后至要在禅与茶之间找到一个得以共鸣的共同唐代,饮茶之风始盛。唐人裴汶在《茶述》中说:点,我以为就在于一个“道”字。所谓“大道本“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2】6唐代《茶经》成来平等”,“圆同太虚,无欠无余”。不论是坐禅,为第一部全面介绍茶之来源、生产、器具、烹煮、还是吃茶,背后都蕴含着这么一个共同的宇宙、饮用等等事项的专著。其作者陆羽亦因此被后人人生真谛,这

4、便是道。禅宗所说的这个“道”,也尊为茶圣。值得注意的是,当中唐时期《茶经》就是佛经中常见的“佛性”、“法身”、“真如”之等茶书问世,饮茶开始盛行的时候,禅宗也进入异名。为避免学人落人名相之窠臼,古尊大德也了佛教史中一枝独秀的繁荣阶段。茶饮在世俗渐把它唤作“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此“本来面目”成时尚的同时,其亦风行于禅宗丛林。与陆羽交的道非仅是众生皆有的如来藏,亦遍在于黄花、往甚密的皎然写下过著名诗作《饮茶歌诮崔石使翠竹间,当然也存在于起火、沸汤的茶饮中。但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是为什么

5、禅宗尤其借助于茶事,提示人们去参悟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这么一个终极实在呢,这实在有众多机缘促成。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一、茶饮的历史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翁间夜,笑向陶潜篱传说达摩面壁9年,为防昏睡,割下眼皮掷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之于地,旋即长出两棵茶树,达摩采食茶叶后立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319260皎然在诗刻神清气爽,睡意全无,顺利完成了9年的面壁中第一次提出了“茶道”这个词。但我认

6、为,此禅定。这当然是一个近乎于荒诞的禅茶神话故事。时茶虽然已经进入了禅僧的生活,但饮茶尚未与实际上中国的产茶史源远流长,中唐以前,茶字“禅道”发生契合,也就是说皎然诗作中的“茶常写作荼,在《尔雅·释木》中就有关于苦荼的道”与后世所说“禅茶一味”中的“茶道”还是记载,且西汉王褒的《僮约》中又有“烹茶”、“买有距离的。因为皎然在诗句中,是以丹丘得道来收稿日期:2011-09—2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09BZJ003)作者简介:张利文(1973.),男,上海人,哲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佛教哲

7、学及湖湘文化研究。第33卷张利文:天心月杯中圆——禅茶一味略释37比况崔石饮茶后的恣睢神态。丹丘乃道教神仙之“三大士”,甚至包括马祖之师南岳怀让,师徒诸通名,皎然在另一首诗《饮茶歌送郑容》中写道:人的思想基本一致,是禅宗思想发展史上重要派“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翼羽。名藏仙府系洪州禅的代表人物。“吃茶去”乃至于“禅茶一世莫知,骨化云宫人不识。”[3]9262很明显,两首味”背后的禅学思想需要结合在洪州禅的特点中诗都是以道教的神仙境界来说茶道的。这里的“茶才能明了把握。宗密总结该家禅的思想说:“触类道”与

8、其说是禅道,不如勉强说为仙道,当然也是道而任心⋯⋯起心动念,弹指磬咳扬扇,因所就谈不上“禅茶一味”。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更无第二主宰。如吴言生教授曾经说:“茶道,是饮茶时所体现面作多般饮食,一一皆面。”[7]534用马祖道一自己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味”,不同于“茶技”与“茶的话说则是:“平常心是道⋯⋯如今行住坐卧、应艺”。[4】30_那么这个时期最早出现的“茶道”是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是法界。”[8J3洪州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