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与冲突中突显主题_评乔伊斯_阿拉比_的叙事技巧

对立与冲突中突显主题_评乔伊斯_阿拉比_的叙事技巧

ID:38165188

大小:122.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对立与冲突中突显主题_评乔伊斯_阿拉比_的叙事技巧_第1页
对立与冲突中突显主题_评乔伊斯_阿拉比_的叙事技巧_第2页
对立与冲突中突显主题_评乔伊斯_阿拉比_的叙事技巧_第3页
对立与冲突中突显主题_评乔伊斯_阿拉比_的叙事技巧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立与冲突中突显主题_评乔伊斯_阿拉比_的叙事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9卷第2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9No.22005年4月JOURNALOF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Apr.2005对立与冲突中突显主题——评乔伊斯《阿拉比》的叙事技巧王晓梅(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摘要:《阿拉比》是詹姆斯·乔伊斯小说集《都柏林人》中一篇反映少年心理变化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都柏林少年对同伴的姐姐产生了朦胧的爱情,在经过漫长而又焦急的等待之后,最终以爱情幻想破灭而告终的故事。文章分析了《阿拉比》背

2、景氛围与人物心理的对立以及隐喻和象征所反映的人物心理变化和冲突,说明小说正是在对立与冲突中突显主题,从而揭示乔伊斯独特的叙事技巧。关键词:背景氛围;人物心理;对立;隐喻和象征;冲突;主题中图分类号:I0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634(2005)02-0087-04Themeilluminatedbycontrastandconflict—OnthenarrativetechniqueofArabybyJamesJoyceWANGXiao-mei(SchoolofHumanitiesandEconomics,

3、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Hefei230009,China)Abstract:Araby,reflectingthepsychologicalgrowthofateenager,isoneoftheshortstoriesDublin-ersbyJamesJoyce.ItisaboutaDublinboywhofallsinlovewithhisfriend'ssister,butsuchloveil-lusionisbrokenfinallyafterhegoestothebazaarto

4、buyagiftforthegirl.Thispaperanalyzesthecontrastbetweensettingatmosphereandthemaincharacter'spsychologyandtheconflictofthecharacter'innerheartexpressedbythemetaphorsandsymbolswhichhavewellilluminatedthethemein'Araby'andtriestodisplayJoyce'sspecialnarrativetechnique

5、.Keywords:settingatmosphere;character'spsychology;contrast;metaphorsandsymbols;conflict;theme《都柏林人》(以下简称《都》)(Dubliners,1914)是现代主义小说的伟大开拓者——詹姆斯·乔伊斯[1](P376)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这部小说集“以莫泊桑和契诃夫式的现实主义手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20世纪初都柏林人在道德、精神、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处于瘫痪状态的生活景象,乔伊斯本人将[2](P62)其看作是为“我的祖国写的

6、一章精神史”。作者将“童年、少年、成年以及社会生活”的十五个故事紧[2](P62)紧围绕“精神瘫痪”这一中心主题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使之具有长篇小说的内在逻辑结构。从单个故事来说,虽然乔伊斯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但这些小说同时又大量使用了象征和隐喻,已经初步显[3](P112)示出了其后期作品复杂、晦涩的形式特点,发出了告别传统的信号。因此,从形式和内容上分析,《都》自有其独到之处,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短篇小说集。收稿日期:2004-03-19作者简介:王晓梅(1978-),女,安徽天长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硕士生.合

7、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月《阿拉比》(以下简称《阿》)是小说集的第三篇,也是“童年期”的最后一篇。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阿》中背景氛围与人物内心鲜明的对立以及人物自身心理的变化和冲突,挖掘乔伊斯作品的独特的叙事技巧。一、背景氛围与人物心理的对立《阿》讲述了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少年对同伴曼根的姐姐产生了朦胧的爱情,他想去具有异国情调的阿拉比集市为她买一份礼物,但他身无分文。在经过漫长而又焦急的等待之后,少年终于从其叔叔手中接过钱赶到阿拉比集市,却发现那里已是灯火阑珊、了无趣味。幻想的破灭引发了人生的虚无感:“我抬头向

8、黑暗中凝视,感到自己真是一个被虚荣心所驱使所嘲弄的可怜虫,眼睛里燃起了痛苦和气恼的火[1](P36)焰”。少年幻想的破灭揭示了当时都柏林人的普遍心态:安于循规蹈矩的生活,缺乏追求变革的勇气,即使是少年也未能避免这种心态的影响。在《阿》中现实与幻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立,阿拉比集市将少年带入幻想的巅峰,又使少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