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可以摄影吗

新闻,可以摄影吗

ID:38165973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新闻,可以摄影吗_第1页
新闻,可以摄影吗_第2页
新闻,可以摄影吗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闻,可以摄影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李楠:新闻,可以摄影吗?发表时间:2011-01-05 来源:无忌特稿 作者:李楠 点击数: 3475 责任编辑: 王江 2011,会是怎样的一年?  这个问题只能在2012年回答了——时间只能在现实经历中显现肉身,正如我们列举大事记来回顾曾经的十年、百年......。有趣的是,人们越来越喜欢让它们在照片里昔日重现,如艾科所言:"我们这个世纪的沉浮变迁是由几张划时代的经典照片总结出来的:......罗伯特卡帕的‘士兵之死';在太平洋一个小岛上插上旗帜的海军;子弹打入越南囚犯的太阳穴;切格瓦拉受到虐待,平躺在一张营房的床上。"的确,摄影如此

2、神奇,它能将"时间的肉身"变成永恒的"睡美人",无论何时醒来,都是鲜颜如昨,活色生香。  摄影凝固着"真相",保存着"真实",它将"现在"交给"过去",又让"过去"呈现于"未来",它能抵御死亡的啮食——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因而,摄影得以强大;当人们需要确定的安全感时,来自于事件的现场照片成为首选——我虽不在场,但我可以掌握现场。新闻摄影发端伊始,就被认为天然地具备以上素质和功能。  即使进入网络时代,新闻摄影依然籍此天份鸿运不减。且不说传统媒体毫无例外地将视觉传播纳入其生存竞争之战略战术范畴,新媒体中又有哪一个不是将图片作为主打之一呢?而且

3、,近几年,经营重点显著由自娱自乐式的网民乱拍向主流新闻摄影转向。以四大著名门户网站举例,如网易,推出"看客",开发深度摄影专题、全球各大摄影比赛经典照片,新闻热点报道,还邀请业内名家点评网友图片,一切像极了一份成熟严肃报纸的视觉操作;如新浪,与由都市报为主要构成的新锐媒体视觉联盟签约合作,为其提供发布平台,当然也借此吸引眼球,新闻记者拍摄的新闻图片,怎么说也比网友的更专业、更可信、更有卖点!据说新浪当日图片最高浏览量是新京报摄影记者陈杰的一组报道创下的。如搜狐,广邀摄影界内名记名编开博,号称打造最大的摄影博客圈;如腾讯,年度摄影比赛重点是

4、向主流媒体摄影记者大派英雄帖,邀请的评委大都是具备媒体身份的资深人士。再比如号称"全球最大中文影像生活门户网站"的色影无忌,它的2010年度影像奖评选方案中,"在国内重要奖项上有所斩获、媒体曝光率较高"是标准之一——来自于主流的认同是网络试图打造"华语影像风向标"的重要保证。  可以预期,新闻摄影获取的信任感将随着社会急速变化所带来的迷茫与危机与日俱增。但是,这种巨大信任的本身正包含着一个巨大怀疑:我们凭什么就认定这样一个瞬间定格就是连续不断发展变化的事实的本来面目呢?  所谓新闻,其人其物其事皆有其时空关系,时间本身不可以割裂--摄影恰

5、恰只取一点;空间依据三维支持,照片恰恰只是平面。当四维关系转变为二维呈现时,我们据何认定这两者本来是一物?注定不完整的反映,还会是真实的吗?新闻与摄影的结合,真的可以成就真相吗? ——新闻,可以摄影吗?  这是一个从不被提出过的问题。乍看之下,它多么荒谬。这需要质疑吗?因为,无论是新闻,还是照片,都被先验地认为是真实的;"双剑合璧,天下无敌"——在政治至上的年代,新闻摄影是最好的宣传武器和图解证据;在商业属性的年代,新闻摄影是物美价廉的信息商品和营销手段。其间的差异是:"真实"从信仰变成了消费。  更加深具意味的是,与新闻摄影籍"真实"一

6、路意气风发的另外一条线索,正是假照片的不断产生。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曾经由国家最高级别的新闻机构发布的,刊登在国家最权威的报纸上的领袖照片,很多是根据需要增删修改的,它们在被披露之前从不被怀疑,它们被赋予的神圣真实性实际上成为政治风向的微妙反映。人们是这样来理解这些新闻图片的。  显然,网络催生的公民意识使人们对于假照片有勇气去怀疑,同时有技术去鉴别。各种新闻摄影比赛也都将结果进行网上公示,一旦发现做假即取消获奖资格。监督与处罚不能说不严厉,然而,从华南虎、藏羚羊、广场鸽,到桑玉柱等事件看下来,造假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止,同时,其中的狡辩不断

7、升级。造假者正是钻了摄影瞬间性特点的空子,人们是由对此瞬间真实的认同进而认同整个事件的真实,那么,捏造篡改出一个我需要的瞬间,也就同时生成了一个我需要的整个事件。反过来,打假者也是攻其一点,不计其余——我只要证明照片中有一个视觉元素是假的,整个照片就是假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对决在去年关于"挟尸要价"图片真实性的争论中有了更为耐人寻味的演绎:在"挟尸要价"事件真实存在、当事人客观上确实参与了"挟尸要价"过程、并且照片没有任何后期改动的情况下,指责者仍然可以凭借图片说明里的问题(指第一次发表时人名有误,后来发表时对人物动作意义描述有误)

8、指认摄影记者所纪录的瞬间是在歪曲事实——注意,这里的事实不仅指那个瞬间的事实,而是"挟尸要价"的事实。如果"挟尸要价"被证伪,所有对此事件报道过的媒体都将成为造假者,这恐怕将是新闻史上一次重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