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子糖制备及分析检测方法

棉子糖制备及分析检测方法

ID:38166162

大小:172.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棉子糖制备及分析检测方法_第1页
棉子糖制备及分析检测方法_第2页
棉子糖制备及分析检测方法_第3页
棉子糖制备及分析检测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棉子糖制备及分析检测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食品工程·技术CEREALSANDOILSPROCESSING棉子糖制备及分析检测方法陈静云志(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摘要】棉子糖是大豆低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棉子糖的制备和分析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制备主要包括从甜菜糖蜜,棉籽和豆类种子中提取以及酶法合成;检测方法包括薄层色谱,离子交换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关键词】棉子糖;制备;检测中图分类号:TS2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99(2009)06-0127-04棉子糖又称蜜三糖,其组成是α-D-吡喃半乳糖糖蜜中棉子糖的存在会减缓蔗糖晶体的生长速度,导

2、(1→6)α-D-吡喃葡萄糖(1→2)β-D-呋喃果糖,分致糖产量下降。利用α-半乳糖苷酶对棉子糖的分解作子式为C18H32O16。纯净的棉子糖为长针状白色或淡黄色用,成了甜菜制糖技术的一个突破性进展。结晶体。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等极性溶剂,不溶随着人们认识了棉子糖对人体有益的生理功能之于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对热和酸的稳定性都很强。后,棉子糖被作为一种有用成分加以回收,提高了糖棉子糖晶体即使在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中也不会吸湿厂的经济效益。从甜菜糖蜜中提取棉子糖的工艺如下:结块。它广泛存在于甜菜、棉籽、蜂蜜、卷心菜、酵甜菜糖蜜→脱盐脱色→浓缩→色谱

3、分离→棉籽糖液→浓母、马铃薯、葡萄、麦类、玉米和豆科植物种子中。缩→粗结晶→溶解过滤→二次结晶→干燥→粉碎→成品。棉子糖不能被胃和小肠消化吸收,它对人体有益的生该法首先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糖蜜脱盐、脱色,然后理功能是通过增殖肠道内的有益菌群乳酸杆菌、双歧进行浓缩处理,使糖蜜中的棉子糖浓度达到10%以上杆菌等来体现的。消化道内的有益菌群可以选择性的即可制备棉子糖。色谱分离是棉子糖制备工艺的关键,对棉子糖进行发酵利用,使自身生长速度加快,数量日本研究出对甜菜糖蜜中蔗糖、棉子糖、单糖和甜菜增加;而有害菌群难以利用棉子糖,数量减少,形成碱这4种成分进行一次性

4、分离的色谱技术。此消彼长的健康肠道菌群环境。1.2从棉籽中提取近些年来对棉子糖的营养价值和功能应用已有广在棉籽中棉仁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蛋白质外,泛深入的报道,有关棉子糖的提取制备和分离检测也还有4%~9%的棉子糖。根据棉子糖易溶于水、含水低有较多的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从甜菜、棉籽、豆种中碳醇、含水丙酮等极性溶剂的特点,一般考虑使用此提取棉子糖以及酶法合成棉子糖的方法,并对棉子糖类溶剂作为棉子糖的提取溶剂。在提取过程中,棉籽的分析检测方法如薄层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高中的蛋白和有毒物质游离棉酚会随着棉子糖一同被浸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毛细管电泳法作一些

5、概述。出,所以棉子糖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是研究者们一直在深入研究的问题。1棉子糖的制取方法1884年德国化学家曾报道从棉籽中分离出结晶糖,1.1从甜菜糖蜜中提取1910年有学者用水处理棉籽饼粕,把棉子糖以钙的化19世纪70年代,棉子糖最初是作为蔗糖结晶工艺合物沉淀下来。1923年又有学者用铅沉淀法以甲醇为中的一种不利成分加以脱除的,因为用甜菜制糖时,提取剂从棉籽粕中提取棉子糖获得成功。1985年前苏2009年第6期127技术·食品工程>>>CEREALSANDOILSPROCESSING联Ivanova等人以85%乙醇为溶剂在室温下浸提3h,从And

6、ersen等人将豆科种子磨碎后加入到由内标法棉籽粕中提取棉子糖,回收率为56.45%,棉子糖得率配制的麦芽糖醇和甲基-α-D-喃葡萄糖(MGP)的混合为2.9%。这些方法的工艺过于简单,操作时间长,浸液中,煮沸的甲醇-水(7∶3,v/v)为提取剂,提取液+出率低,纯化过程粗糙,使得棉子糖得率较低。浓缩后再溶解转移到由SephadexCM-25H柱、Dowex+1996年张大煜选用无腺体脱脂棉粕为原料,80%50WX8H200~400目筛色谱柱、Dowex1X8醋酸盐乙醇作浸出溶剂,温度60℃,时间120min,料液比1∶200~400目筛色谱柱组装

7、成的离子交换色谱柱中,以水4。在此条件下棉子糖的提取率为58.8%,结晶后棉子洗脱,得到棉子糖族低聚糖水溶液。用高效毛细管电糖得率为3.18%(相对于粕重)。该法以无腺体棉粕为泳法测得溶液中棉子糖浓度在110~5450μg/mL。离子原料,浸出液中不含棉酚,减轻了纯化过程的负担,交换色谱的移动相一般是水或含有极性溶剂的缓冲液,且有利于结晶过程。但是无腺体棉籽种植量极少,没毒性很低。与膜技术相比,它在处理过程中糖损失少,有原料来源,这对于工业化生产棉子糖是行不通的。操作简便,节省了很多后续工作,分离效果好等,但王兴国等人以有腺体脱脂棉籽粕为原料,改进

8、提是存在处理量有限的问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棉子糖取工艺,在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14(w/v),乙时的分离纯化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